财经

延伸“绿进沙退”的奇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发展林草沙产业

字号+作者: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 来源:光明日报 2024-05-2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延伸“绿进沙退”的奇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积极发展林草沙产业'...

5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白二爷沙坝,绵延的新绿尽收眼底。从昔日黄沙漫漫、寸草不生的12万亩沙地,到如今超七成植被覆盖的山丘,治沙人用40年的躬耕不息诠释着对“防沙治沙”的坚持。2gE品论天涯网

“防沙治沙”是呼和浩特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呼和浩特坚持增绿和治沙相结合、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在高水平保护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林草沙产业。2gE品论天涯网

沙坝的山丘上,一人多高的柠条已抽出新绿。“在看不见的地下,它的主根深达两米,侧枝也要向旁伸展6米抓住沙土。这株柠条在20世纪80年代治沙初期种下,现已进入成熟期,可以进行自我生长、自我淘汰。”白二爷沙坝林场场长康树军说。2gE品论天涯网

当植被进入自然恢复期后,12万亩的白二爷沙坝被列为自然保护区,其中66900亩成为国有林地。曾经的治沙人转变成了护林员,不变的是他们和父辈一样,用脚丈量土地、用心守护这片来之不易的绿色。2gE品论天涯网

2016年至2023年,呼和浩特市共完成337.16万亩防沙治沙目标任务,其中,林业方面完成252.54万亩、草原方面完成84.62万亩。2gE品论天涯网

在取得高水平保护治理成果的前提下,让贫瘠沙地开出富民之花,也是呼和浩特一直思索的问题。柠条作为防风治沙的利器,大面积生长在治理区中,和林格尔县大红城乡榆树沟村5000亩的柠条地,眼下正在进行平茬。康树军说,所谓“平茬”,就是把这些已经退化了的柠条从根部,大概(距离地面)5到10厘米的地方用机器全部剪切掉,比较鲜嫩饱满的枝条可以用作饲草,已经退化的就会被自然淘汰掉。2gE品论天涯网

平茬后的柠条会在根部发出新芽,大概三四年就会重新茂盛起来。也正是考虑到柠条的生长周期,为了兼顾防风固沙和经济效益,当地林业部门制定了“单位面积内每年只能有总量四分之一的柠条可以进行平茬使用”的标准。2gE品论天涯网

“我们按照每亩柠条15元的价格收集柠条,一年8万亩的柠条全部加工,可生产饲草5000吨左右。”内蒙古原上草业有限公司柠条加工厂负责人杨龙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做一些混合饲料,其中加入玉米、秸秆,还有豆粕和其他草料,做成牛羊适口的混合饲料,这样也能把柠条产业带动起来,做大做强。”2gE品论天涯网

“采取沙化土地综合治理、人工种草、退化林草修复、森林抚育、围栏封育等一系列措施,力争一年,确保两年在全区率先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林草产业方面,我们要通过招商引资,逐步完成‘一县一品’布局,深入实施林草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工程,重点发展特色林果、林下中草药、草产业和柠条产业等四条林草产业链。”呼和浩特市林草局副局长郝利忠说。2gE品论天涯网

(本报记者 高平 王潇)2gE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杨秀峰)2g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