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

刘振起:中捷友谊农场,那是一段社会主义的颂歌

字号+作者:刘振起 来源:昆仑策网 2024-05-24 11:11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关于中捷友谊农场,作为沧州人,我是早就听说过的。但因从未实地走过,所以一直知之甚少。今年5月3日,在儿孙陪同下,由沧州驱车至中捷斯'...

1.jpg8OP品论天涯网

关于中捷友谊农场,作为沧州人,我是早就听说过的。但因从未实地走过,所以一直知之甚少。今年5月3日,在儿孙陪同下,由沧州驱车至中捷斯友谊博物馆,走马式的粗粗地补了这一课。给我的印象,中捷友谊农场,那是一段社会主义的颂歌。8OP品论天涯网

一、那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间伟大友谊的颂歌8OP品论天涯网

中捷友谊农场,于195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它成立的背景,是为纪念中国和捷克斯洛伐克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间的友谊。8OP品论天涯网

2.jpg8OP品论天涯网

1956年1月,国家副主席朱德对捷克斯洛伐克进行友好访问。访问期间,捷克斯洛伐克政府为支援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建设,向我国赠送了一套(670台,可耕种10万亩土地)可用于建设一个国营农场所需的全套农业机械,并派出7位专家,来中国具体指导这些农业机械的安装和使用。于此,中国政府决定把这批农业机械用来装备河北省沧县专区黄骅县的国营农场。并且为了永久纪念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盛情,将这个农场命名为“中捷友谊农场”。8OP品论天涯网

3.jpg8OP品论天涯网

在展览大厅里,我望着那一帧帧老旧的中捷人民同框的照片,看着那一台台有着历史年轮的捷克的农业机械,盯着那一尊尊捷克农业专家专注工作神情的塑像,想着“全套670台”、“可耕种10万亩”、“赠送”、“同时派出7名专家”这些关键词,对标当下美西方对我国的经济战、科技战、贸易战等无所不用其极的遏制、封锁、打压手段,内心颇为感慨,由衷为那时社会主义国家人民间的真诚友谊而赞叹!8OP品论天涯网

对于中捷友谊,我想有一个点,大家同我一样,是既非常熟悉又很是陌生的,这就是第三套人民币壹元券上的拖拉机。曾经看到资料介绍,说人民币壹元券上的女拖拉机手的原形,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但从没去想过这台拖拉机有着什么来历。这次补课,这台拖拉机的原形就真实地补进了我熟悉的记忆中。8OP品论天涯网

4.jpg8OP品论天涯网

说到这里,相信大家也就明白了,这台拖拉机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赠送给我国的,那套670台件农业机械中的一台拖拉机。这台拖拉机,是捷克制造的热托25K型拖拉机。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侯一民教授负责人民币一元券的设计,他正是在中捷友谊农场参照这台拖拉机画的一元券人民币面图案。8OP品论天涯网

第三套人民币,是1962年4月发行的。所以这张一元券人民币,对于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说是太熟悉不过了。那时的物价便宜,一分钱几分钱可以买一斤蔬菜,三四毛钱可以买一斤猪肉,1毛5分钱可以吃一碗馄饨。70年代时,我在机关吃食堂,一天5毛钱,早晨花一毛,中午晚上各花两毛,悠哉悠哉的。而周日假日里,兜里装上一块多钱,就可以逛北京城了。此时此地,在这里看着这台拖拉机,又面对着墙上的一元人民币图片,就有了一种异样的亲切感。现在,这张一元券人民币,也成为了中捷两国人民伟大友谊的永久见证。8OP品论天涯网

世变沧桑。1991年苏联解体,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也于1992年12月31日解体,分裂成了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中捷两国人民缔结的深厚友谊,已续播于了中捷、中斯三国人民心中,让我们由衷的祝福我们的友谊长存!8OP品论天涯网

二、那是新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为国家发展战天斗地的颂歌8OP品论天涯网

对于盐碱地,我是有切身实感的。我的老家,村南就是一片盐碱地,村里人俗称它——南洼。因为去姥姥家,这里是必经之路,所以在我幼小的记忆里,对那片白花花的、长着稀疏碱蓬棵和黄油菜等耐碱植物的大洼,留存着畏惧的心理,荒枯,少有人影,弯曲的小路走到我的腿乏。8OP品论天涯网

而中捷农场的地理位置,早先正是一大片的盐碱地,从资料图片看,这片盐田地要大大大甚于我老家的南洼,它泛着滨海荒原的原始,一眼无际,有数据显示,它东西长23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254平方公里,仅从照片上看去,就足以令人产生无法生存的窒息。8OP品论天涯网

资料介绍,这里是渤海荒滩,自明朝永乐二年,才有难民逃荒至此定居。大片的盐碱平原,洼地积水,芦苇丛生,高地泛盐,只长一些耐碱植物,所以这里人烟一直稀少。解放前,这里的百姓,常年以打草、捕鱼、出卖劳动力为生,过着糠菜半年粮的苦日子。有歌谣形容:凄凉荒芜一大片,洼大村稀人少见;地多无法种,水多不能饮;聚土匪,产蝗虫,劳苦民众世世穷。8OP品论天涯网

新中国成立后,这里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1949年河北省人民政府在此建设了小型畜牧场;1956年初,河北省沧县专署成立垦改指挥部,在这里筹建国营农场;1956年沧县专区抽调干部组织各县民工2万人来这里建房筑路,挖渠开荒,建设黄骅国营农场。到1958年,农场总面积达到100万亩,开垦耕地55万亩,有建制生产队84个,职工人数达到了11443人。展览以真实的资料,展示了农场创业者在那蛮荒的碱野里绽放的歌,趴窝棚,啃窝头,喝咸水,踩荆棘,抬大筐,战天斗地,豪情满怀。8OP品论天涯网

他们是真正的创业者。他们创业的艰苦卓绝,是现在的年轻人难以体悟的。我看着那地窝子的图片,回味着那苦涩的咸水,对这些前辈的艰难创业,充满了无限的敬仰。8OP品论天涯网

地窝子,是那代人创业的标识性符号。我小的时候,曾进到这样的地窝子里玩过。父亲他们,为生产队平等土地,改造农田,有时吃住在田地里,就是住在这种地窝子里。这种地窝子的建设,说起来也很智慧。照地窝子需要的尺寸,向地下挖半米左右的坑,坑的中间位置,再挖出一两尺深的通道,两边的高处就形成了炕,炕上铺上庄稼的秸秆,秸杆的上面再铺上褥子,就成了他们的宿舍。这种地窝子,由于条件所限,人一般要弯着腰进出,从生活的角度讲,那真是无奈的受罪。当然,你觉得如果住上一两天,可能挺好玩儿。可农场的创业者,在碱茫茫的荒地里,这就是他们的家,阴冷潮湿,喝着苦涩的咸水,吃着简单的饭食,大地里拉洒,难能洗澡,灰头土脸,顶星戴月的奋斗。而更让人膜拜的是,他们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国家。展览告诉我们,只有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唤起这样改天换地的精神风貌。8OP品论天涯网

我们说,万事开头难。那代创业者,一代人吃了几代人的苦,他们为新中国过下了日子。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让我们永远铭记住先辈们的恩泽吧!8OP品论天涯网

5.jpg8OP品论天涯网

三、那是一代青年人燃烧激情无私奉献的颂歌8OP品论天涯网

在新中国的伟大建设中,有两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做出了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这两个群体,一个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广大指战员,一个是广大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在这个展览中,这两个特殊的群体也留下了光辉的足迹。8OP品论天涯网

解放军是战斗队,同时又是工作队和生产队,一支军队当作三支军队用,这是伟人的伟大创举。解放军这支特殊的生产队,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更是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垦荒屯田、筑路架桥、三线建设、重大工程,等等,最急难重险的建设项目,他们都是打头阵的先锋,而且攻无不克战无不胜。8OP品论天涯网

这次中捷农场补课,令我欣喜不已的是,我看到了我的老部队的前辈们,在中捷友谊农场留下的豪迈截面。8OP品论天涯网

北京军区装甲兵是我的老部队,从北京军区直属队的《应战书》看,应该是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下放到中捷友谊农场的指战员,向北京军区直属队下放到中捷友谊农场的全体人员发出了挑战书,所以才有了他们的《应战书》。我知道的,那时,挑、应战是部队打硬仗的冲锋号,敢打硬拼,豪气冲天,热血激荡。也记得,我们在北京“小凉河修渠”工程中的挑、应战,那真就是神圣般的纯粹——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工程任务。8OP品论天涯网

遗憾的是,我没找到我的老部队的挑战书,在此只把北京军区直属队下放到中捷友谊农场的全体人员的应战书照录如下,已睹他们的风采。8OP品论天涯网

应战书8OP品论天涯网

亲爱的北京军区装甲兵部队下放到中捷友谊农场的战友:8OP品论天涯网

我们在3月18日看到你们的挑战书之后,感到万分兴奋,并一致表示坚决应战。愿意跟你们和全军下放干部比一比革命干劲!8OP品论天涯网

党号召全国人民在15年左右超过英国的生产水平和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40条(修正草案),全国各地都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在各个战线上都在日以继夜地大跃进,决心把一穷二白的祖国变为有现代化工业又有现代化农业的强国。为此,党提出干部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朱副主席又号召我们复负官兵,在农业战线上生产立功,创造新世界。现在组织上批准我们到农业战线上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党给予我们的荣誉,是党对我们的信任,我们决心献出一切智慧和力量,变农场为战场,变农具为武器,以无畏的战斗精神去开发自然,把沉睡了千万年的渤海荒滩,变为江南的鱼米之乡,生产出亿万斤粮棉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并通过生产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在三年内争取成为又红又专又健,既有坚定的阶级立场,又有劳动人民的感情,有阶级斗争的知识,又有生产斗争经验,经得起风险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战士。同时,要永远保持和发扬人民解放军的荣誉和光荣传统,并时刻准备着响应祖国召唤,重新拿起武器,保卫可爱的祖国。在这里,我们以过好“三关”,做到“七好”的行动口号,作为向你们应战的条件。8OP品论天涯网

“三关”:生活关,劳动关,社会主义革命关。8OP品论天涯网

“七好” (1)思想好:树立长期在农场“安家落户”的思想,做到爱场如家,跟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2)劳动好:不嫌脏,不怕累,干劲加钻劲,争取经常超额完成生产任务,人人争取当模范;(3)纪律好:模范地遵守政策法令和农场制度规定,服从组织分配,严守国家机密;(4)团结好:尊重领导和老技术工人,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同志之间团结;(5)学习好:刻苦学习,拜“老农”为师,争取一至二年内熟练农业技术;抓紧时间读报,学习好社会主义教育课程,提高社会主义觉悟;(6)群众工作好: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体育锻炼,大力开展除四害、讲卫生运动,做到人人作宣传,处处有歌声;(7)生活作风好:跟群众打成一片,做到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娱乐,节约储蓄,作风朴素。8OP品论天涯网

最后,愿我们在农场党委的领导与监督下,互相帮助,定期评比,展开社会主义革命竞赛!8OP品论天涯网

致以共产主义敬礼!8OP品论天涯网

北京军区直属队下放到中捷友谊农场的全体人员8OP品论天涯网

1958年3月18日8OP品论天涯网

朋友们,我不知你读它有何感觉,但我是眼睛润润地读完的,那代人是何等的高尚境界啊!8OP品论天涯网

知青的照片,在展览的布展中很显眼。那是他、她们应有的位置,那是他、她们辉煌创业的音符,那是他、她们的无尚荣光。8OP品论天涯网

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1965年10月20日,农场迎来了第一批下乡知识青年,从那时起先后有379名城市知识青年来到农场安家落户。他们在生产斗争的实践中奋进,有37名知青出席场、地、省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会议,有8名被推荐学习深造,有25名被推选为教师和医生,有的被选进基层组织担任领导职务,他、她们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农场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8OP品论天涯网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一个伟大战略决策。广大的知识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由城市来到乡村,燃烧激情,无私奉献,把自己的青春写在了广阔天地改变面貌的伟业中,他、她们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伟大创业者。8OP品论天涯网

(作者系昆仑策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原解放军后勤学院教授、博导,《毛泽东精神》作者,中国管理科学学会领导力专委会专家,中国动画工程促进会红色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泰山红色文化研究院院长;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修订稿,作者授权首发)8OP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