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贺新元: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5-20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文化关乎国本、国运。'...

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diI品论天涯网

文化关乎国本、国运。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出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号令。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我们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我们必须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diI品论天涯网

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diI品论天涯网

价值观是文化建设的灵魂,指引文化的发展走向,塑造文化的独特品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观的核心是发展什么样的文化、如何发展文化以及为谁发展文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人民至上、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坚守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新时代文化发展建设提供了正确的价值指引。diI品论天涯网

人民立场既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党在文化建设中坚持的根本价值立场。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人民情怀,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贯穿于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文化的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将人民视为文化发展繁荣的评判者;强调文化繁荣需要紧紧依靠人民,文化强国的美好愿景必由人民共同创造。在新的征程上,为实现新的文化使命,我们必须进一步夯实文化建设中的人民主体地位。diI品论天涯网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秉持开放包容的胸襟、格局和情怀。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以世界眼光观察时代潮流,了解文化发展趋势,深化文化文明交流互鉴,坚守和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尊重不同国家人民对价值实现路径的探索,更加彰显了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博大情怀。diI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胸怀天下的价值理念同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一脉相承。中华文化历来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秉持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怀远以德、协和万邦的交往之道,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中华文明历来具有和平性。早在新航路开辟之前,郑和船队就已经纵横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程10余万里。与西方的殖民探险者不同,郑和下西洋带去的不是掠夺与杀戮,而是友谊与和平。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全面展现包容万物、开放进取的国家气度,秉持以和为贵、博采众长的文明胸怀。diI品论天涯网

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diI品论天涯网

文化自信的重要前提是文化自立,即坚持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只有文化自立,文化主体性才能稳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中国共产党就有了引领时代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就有了国家认同的坚实文化基础,中华文明就有了和世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的鲜明文化特性。”diI品论天涯网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精神之魂。5000多年来,中华文明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独立自主也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基本历史经验之一,是我们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一百多年来,我们党在文化发展中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diI品论天涯网

独立自主并不意味着固步自封。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有机体,不是一个完成形态的静止物。5000多年来,革故鼎新、辉光日新的中华文化,从来没有停滞过、僵化过,而是以创新为支撑的连续不断、接续发展的历史进步过程,可谓是静水深流与波澜壮阔相互交织。中华文化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坚守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守住“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守住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创新文化传承发展的新思路、新话语、新内容、新机制、新形式,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有机衔接。diI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充分彰显我们党自信自立、守正创新的鲜明品格,表明我们党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马克思主义进一步融入中国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赋予“两个结合”造就的新的文化生命体更加鲜活的生命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体方可达用,执一始能驭万。新时代新征程上,要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既不盲从各种教条,也不照搬外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自信自立的底气和守正创新的锐气,赓续历史文脉、不断谱写文化发展新华章。diI品论天涯网

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系统把握diI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关乎国本、国运的战略高度,顺应“两个结合”的根本要求,系统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中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问题导向和科学系统观念的习近平文化思想。diI品论天涯网

进入新时代,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迈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性提升。推进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成为我国面临的急迫任务。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在不断回答文化建设中的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分辨清楚,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真正有机结合。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各种文化思潮相互碰撞。一些西方势力抱持冷战思维,挑动意识形态对立和阵营对抗,鼓吹“西方中心论”、“文明优越论”、“中国威胁论”,阻碍文明交流互鉴,加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甚至文明赤字,使人类社会面临巨大风险挑战。面对“世界向何处去、人类应怎么办”的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当代中国文化应该给出自己的回答。diI品论天涯网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系统性文化体,必须系统地对待。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系统观念,用普遍联系、全面系统、发展变化的观点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深刻回答了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为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宣传思想文化的协调发展,把文化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主张用系统思维和系统观念来认识和处理文化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和重大问题以及文化发展与其他方面发展的关系,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全局和大局高度来谋划文化发展。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九个坚持”;2023年6月,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明确文化建设方面的“十四个强调”;2023年10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七个着力”。这些都是运用系统观念,分析解决文化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而总结出的理论成果。diI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文化思想包含正确价值观和科学方法论,是一个系统完整、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为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为条件,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以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发展为条件。新时代新征程,为了更好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系统观念,不断增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勇于正视、勤于分析、善于化解矛盾与问题,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创造出文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diI品论天涯网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diI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diI品论天涯网

来源:《历史评论》2024年第2期diI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