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李双套:如何理解“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4-04-18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提问:姚 飞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

提问:姚 飞 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委书记xkn品论天涯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请问,如何理解“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xkn品论天涯网

解读:李双套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xkn品论天涯网

学界一般把这句话称之为“两个绝大多数”思想。理解这句话就需要理解“无产阶级的运动”“绝大多数人的”“谋利益”等几个关键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要理解这些,又离不开《共产党宣言》这篇文章。因此,我们主要以《共产党宣言》为基础,辅以马克思、恩格斯的其他文本来理解这句话。xkn品论天涯网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指无产阶级所从事的革命运动xkn品论天涯网

《共产党宣言》第一章“资产者和无产者”提到的“两个绝大多数”思想,这是这句话的提出语境。马克思、恩格斯以阶级斗争观点分析了阶级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状况,他们认为,人类社会自原始社会解体以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在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社会分成各个不同的等级,阶级分化比较隐蔽。到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对立简单化,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xkn品论天涯网

从人类社会历史来看,资产阶级曾经发挥过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如:资产阶级的统治冲击和瓦解了封建制度和封建宗法观念、思想,“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资产阶级的统治推动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推动了人类社会从区域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进程,他们“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扩大了人类交往的广度与深度,“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xkn品论天涯网

但是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却不可克服。在1845—1846年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提出了唯物史观,他认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以此观之,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强大到这种关系所不能适应的地步,它已经受到这种关系的阻碍”。在资产阶级取得统治,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无产阶级是与大工业相伴随的阶级,“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xkn品论天涯网

所以,无产阶级理应联合起来,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也就是进行无产阶级革命,即开展“无产阶级的运动”,这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这里所讲的“无产阶级的运动”,既包括夺取政权的政治革命,“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也包括以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为内容的社会革命,“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xkn品论天涯网

“无产阶级的运动”的主体是“绝大多数人”,目的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xkn品论天涯网

从“无产阶级的运动”的主体来说,在马克思所生活的时代,无产阶级占人口绝大多数,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表明了马克思的群众史观。xkn品论天涯网

到底谁是历史的主体?围绕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在人类思想史上,存在着两种历史观,一种是英雄史观,即认为历史是帝王将相和少数杰出人物创造的,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只能受奴役、压迫,成为少数人为自己谋取利益的工具;另一种是群众史观,即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xkn品论天涯网

马克思、恩格斯坚持群众史观,围绕群众史观,他们多次表达过自己的观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他们历史观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恩格斯也指出历史演变“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恩格斯还就广大群众如何影响历史,提出了“历史合力论”思想,他认为每一个人在历史演变中,都会发生作用,但是所起作用大小不一样,最终通过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而汇聚成合力。可见,“无产阶级的运动”不是依赖少数人,而是依靠绝大多数的工人群众,革命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xkn品论天涯网

从“无产阶级的运动”的目的来说,这场运动是无产阶级自己为自己“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具有清晰的目标,就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历史上的一切剥削阶级的活动都是为少数人服务的,都是通过剥削大多数人实现少数人利益的活动。与之不同,无产阶级的运动目标是为了绝大多数人。为了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为人类求解放,这是“无产阶级的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目标、出发点和最终目的。之所以说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具有人民性,原因就在于此。“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确立、一切共产党人应该为之奋斗的目标。xkn品论天涯网

从“运动主体”和“运动价值”的关系来说,两者不可分割,是统一的整体。“绝大多数人的运动”的价值目标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主体是“绝大多数人的运动”,而且“谋利益”的根本原因在于历史运动的主体是“绝大多数人”。否定“绝大多数人”、否定“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观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割裂他们之间联系的观点也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了无产阶级命运的悲惨,也看到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必要性,但是他们把自身的某种设计、空想看作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手段,“社会的活动要由他们个人的发明活动来代替,解放的历史条件要由幻想的条件来代替”,这就陷入英雄史观中去。他们没有看到只有“绝大多数人的运动”才能实现“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目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批评的,“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在这里,马克思用“并且”把“通过人”和“为了人”联系起来。xkn品论天涯网

“两个绝大多数”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理论来源xkn品论天涯网

学习马克思主义,既要学习理论潮头,也要学习理论源头,更要把理论潮头和理论源头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立场,在不同历史时期,党的领袖都有重要论述,毛泽东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提出“三个有利于”标准,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等。从理论源头的探索来看,人民立场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民主体。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二是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弄明白,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当然,围绕着人民立场,还有人民共享、人民标准、人民检验等其他观点,但这些观点都根源于人民主体和人民至上,而人民主体和人民至上的理论源头是“两个绝大多数”思想。xkn品论天涯网

网络编辑:同心xkn品论天涯网

来源:《学习时报》2024您4月15日04版xkn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