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

《生态农田实践与展望》连载之二十七:杂草的来源

字号+作者:蒋高明 郭立月 来源:弘毅生态农业公众号 2024-05-22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5.2杂草的来源农田里的杂草原本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只不过人类将草原、森林或湿地开辟成农田以后,大部分本地植物尤其是乔木、灌木和湿地植物被人类清除,'...

5.2杂草的来源LkE品论天涯网

农田里的杂草原本就是自然界中的一员,只不过人类将草原、森林或湿地开辟成农田以后,大部分本地植物尤其是乔木、灌木和湿地植物被人类清除,剩下了繁殖能力强和生存能力强的草本植物,它们繁殖了大量的后代,只要有土壤,甚至哪怕没有土壤只有一些尘土的地方如石头缝、屋顶上都留下了它们的后代。除此之外,杂草还不断使其遗传物质增加,即表现为染色体多倍化(顾德兴,1994)。多倍化是植物进化的主要驱动力量,在杂草起源与演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多倍化促进了基因组水平与表型水平的进化,大大提高了杂草物种或群体生存竞争能力和繁殖扩展能力,增加了其生态适应性。这一遗传特性同时促使外来种在新生境中成功入侵进而转变为杂草。LkE品论天涯网

不仅仅是农田,在城市里也有杂草的“近亲”。如果说人类活动将自然植物改造成农田,造成杂草进化,那么人类将农田改造成城市更加剧了这一过程。令人惊异的是,城市里的杂草与农村几乎一致,正如有些人住在城市,有些住在农村,有些住在草原一样。这些杂草生境的多样性给人们造成杂草防控的困扰。对抗不是最佳的选择,只有与它们和谐相处才是最佳的选择。有学者将城市中的杂草称为伴人植物(蒋高明,1989),也有人称为驯化植物。它们是借助人类活动传播和扩大分布区的植物。伴人植物的分布,有些是人类有意识引入后野生化造成的;有些是人类活动无意识地造成它们的传播,包括一些对人类有害的植物和农田杂草等。这些植物可以说很黏人:要么长着钩如鬼针草;要么长着刺如苍耳;要么自带“降落伞”飞到各处,如蒲公英;还有的具有美丽的花朵如田旋花,可以作为饲料;更有狗尾草,其穗状花序是很柔美的。世界各地的伴人植物具有不同的伴人植物区系。藜、猪毛菜等杂草普遍分布在欧洲和北美洲,它们是欧洲移民带到北美洲的;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有57种伴人植物来源于欧洲、11种来源于北非和中非、29种来源于南非、2种来源于亚洲。LkE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