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姜军: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社会根源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3-23 16:19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姜军: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社会根源 ——兼论社会主义与'...

姜军: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社会根源
——兼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本质区别
  审美是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价值样态,代表着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表达了人对美的主体回响,是人通过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达到求真求善、成己达人的重要途径。审美观是人们主体意识对客观事物美学属性的能动反映,由个体的审美理想、审美标准、审美旨趣等相互连接、逐层深化而成。社会主义审美观源自实现全人类自由解放的实践,内含道德优先的伦理预设,实现了超越的审美创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浪潮、移动互联技术普及以及中西方意识形态碰撞的过程中,流量至上、拜金主义等畸形观念趁机而入,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众审美观的偏差与质变。习近平强调:“倡导健康文化风尚,摒弃畸形审美倾向,用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优秀作品滋养人民的审美观价值观,使人民在精神生活上更加充盈起来。”因此,梳理大众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现实表现,深入分析社会根源,加强培育社会主义审美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向更高阶段迈进的当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必然能够为新时代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塑造崇高的审美价值取向提供理论依据。
一、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现实表现
  当前大众审美观呈现出审美意识增强、审美标准多元、审美个性独立等积极变化,但也面临诸多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在某些领域甚至存在着调侃崇高、搜奇猎艳、美丑不分、低级趣味等蜕化现象。这些都与社会主义审美观的应然要求格格不入,不能凝聚新时代人民群众审美趣味的“最大公约数”,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审美本质的实用主义化
  社会主义审美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美学观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实践性,正如马克思所言,“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现实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审美作为人类的需求和人自觉自由意识的存在,不仅体现在意识和观念层面,而且体现在实践、现实层面。实践是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是生产劳动的活动,劳动属于人的本质的外化性活动范畴,使主体能通过劳动把自己的审美认识、审美观念在劳动对象中充分体现出来。在阶级社会中,审美的本质不可避免带有阶级性、价值性的内在选择。在马克思看来,审美和人的本质密切相关,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是“人的主体性”,自由实践将使人们超越一切物质财富的束缚,通过自身劳动回归本真的人,使审美观回归真正的人性。社会主义审美观主张在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自觉形成真善美的审美价值,进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社会,伴随资本扩张,劳动者及其所生产劳动产品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自己的劳动产品反而成了统治、压迫自己的沉重力量。长此以往,劳动者的劳动感知是痛苦而不是愉悦的,严重背离了人的本质。资本主义审美观构建于资本扩张基础上的感性认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不了对物欲、感性或感觉欲望的不断追求。资本获得了对文艺产品的美学赋能,通过对艺术生产和审美体验的全面介入和充分开发,使艺术审美的感性逻辑和审美体验服务于资本统治的政治逻辑与资本增殖的经济逻辑。因此,审美的价值取向越来越趋向于商品的感性冲击和精神物化的满足,扭曲为某种实用主义。
  现阶段,在资本逻辑影响下,大众沉浸于感官与消费的审美体验,不断淡化、虚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甚至出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审美趋势。一方面,数字传媒产业化助推资本进入文化领域,导致文艺产品生产权利不断下放,另一方面,资本在对审美活动模式化、标准化过程中完成增殖,形成了塑造美及审美价值的权利,在繁荣民间文化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人们对文艺产品美的追求。无厘头的搞怪风格、丑化恶搞的数字造颜、讽刺冷嘲的黑色幽默、滑稽荒诞的情境表演等无不显示出大众审美观去中心化的倾向。一些文艺产品无视人文精神的引导与传承,肆意篡改文化经典,恶意剪辑历史典籍,将人类历史文明中崇高的审美价值追求消解于世俗化、无意义的文化碎片,没有汇聚成指引社会公众道德实践、形塑公共伦理秩序的文明精神。在2022年5月“毒教材”事件中,人教版数学教材部分插画出现了眼距过宽、鼻梁塌陷、眼神呆滞、高发际线、诡异吐舌等儿童形象,这些插画非但没有展示出中国当代青少年美好的精神风貌,反而在人物行为举止和穿着打扮上给青少年带来了不良导向,产生了恶劣的审美价值误区。这无不表明审美价值的模糊,使审美的工具理性代替了价值关怀,使审美观丧失观照世界的理想,沦为无深刻内涵、无丰厚底蕴、无价值追求的工业化产品。
  (二)审美认识偏离实践性
  人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与发展美,马克思与恩格斯将人的本质定义为自由自觉的能动的实践活动,也就是人能够遵循美的内在规律进行创造性劳动。审美认识源于实践,又是对实践的理性思考和现实超越,人只有通过反思鉴赏的理性批判能力,才能形塑出审美标准和通达崇高感受。正如马克思所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也就是劳动中,感受到完整的人的本质,也会产生审美愉悦感,在持续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中延续实践带来的这份愉悦。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审美逐渐与消费、世俗、商品联系起来,失去其劳动实践性,人在劳动生产中的审美认识也被遮蔽了,劳动只是在物的尺度上生产了更多的剩余价值,而没有释放出它对人的自我解放和精神生成的特殊意义。当物作为审美对象,物象化就成为衡量审美原则的尺度,这样所形成的审美认识使人性丧失了丰富性和多元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审美标准与感性结合起来,将泛滥的功利思想和物欲的膨胀置换成人的审美需求和体验。商品美学形塑人的感知能力与感性体验,使之不再运用理性反思批判和辩证思维获得审美认知,反而通过商品的消费,使消费的经济功能与政治本性成为人的审美感受,人的物欲和占有欲极大限度迸发,使资本主义审美标准与本能、欲望等不断纠缠在一起,形成并助长拜金主义和拜物思想。
  当前,曾经以人的精神感受为旨归的审美实践,正在把消费性的感性满足作为审美认识标准。在大众审美消费过程中,审美认识被物质商品所包围,过分注重审美的感官享受和物质刺激,追求快速愉悦的审美体验,对内容刺激、偏好畸形的审美体验趋之若鹜。这些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影响下,审美认识不再是利用劳动向本真存在的澄明境界的提升,而是直接表征于物质满足的享乐。人们的审美体验被物化为可进行交换的商业符号,以低层次的感官欲望刺激为基础,以商品形式贩卖审美意识,通过满足人们低浅层次的心理需求,逐渐弱化人在情感、意志、思维等诸多方面的审美能力。如近年来流行的一些选秀、成团、真人秀等综艺,用“小鲜肉”等概念定义明星,肤浅表达“美”的标准、无限吹捧“美”的功利价值、曲解了美本身,错误地传播“颜值即正义”的审美标准,使审美活动变得浅薄不堪。更有甚者,为迎合商业化的审美需求,颠覆审美感知,解构审美能力,使畸形文化审美观大行其道。
  (三)审美活动忽略主体性
  审美的内在逻辑应当是合自然的规律性与人的目的性的统一。马克思在阐述生产实践理论时,认为生产有一条最根本的美的逻辑基础,即“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只有在进行自由自觉的生产活动时,才能充分意识、掌握和运用美的规律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评价人类活动是否具有美的尺度,主要是看主体的对象性活动能否真正体现人的主体性、能动性意识,抑或能否体现主体意志选择的自由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审美从物质束缚中解脱出来,从感性、理性工具当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自身的发展,提升自身修养,充盈精神世界。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逻辑导致人的审美活动的物化,人的“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贪财欲之中”。审美活动被资本的物象化逻辑设定和绑架,那么审美自身就不再是生成和表现人性的丰富性和超越性的重要形式,而变成了将人性导向抽象的环节。审美的物化会使审美活动精于理性计算审美利益,“开发”了审美的经济驱动性的动因。其以市场为主导,自发分析处理人们的审美偏好和猎奇心理,持续输出惊喜、震惊、刺激感官情绪的文艺产品,精准推荐、实时推送,不断创造出新颖的诱惑潜能。人们在单一追求感官情绪的满足中,逐渐失去对现世生活的深刻思考,剥夺了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学体验等多重样态下的审美能力。
  当前,文艺作品容易迎合商业化的审美逻辑,逐渐失去了审美的自由和主体性,使人们陷入隐蔽、泛化的文化消费。在“流量为王”的现实冲击下,网络作品只能通过“短平快”的方式博得公众眼球,网络幕后推手干扰网络作品评价体系,只见高分、不见高质,利用明星流量引导粉丝群体疯狂控评,雇用网络水军在影评网站和社交平台刷分刷榜,甚至剧未播就有“超前评分”。一些网络作品故意制造噱头,以明星“番位”之争、“甜宠CP”、断章取义曲解剧情等方式博取眼球,话题游离于创作之外,作品质量缺席于讨论之中。为争夺流量,达到“圈粉”目的,一些创作者们甚至漠视网络空间的公共伦理秩序,突破道德底线,通过猎奇求怪的内容、戏谑夸张的表演等一系列手段“吸睛圈粉”。低俗的文化产品通过数字技术催生的传播平台,凭借大数据算法支撑,不断精准投送满足人们肤浅的直观感受,营构出粗陋低俗、丑态尽显的网络文化空间环境,冲击着人们对肉体、感官的感受阈值,破坏人们的审美体验与审美旨趣。
二、审美观偏差与质变的社会根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根本逻辑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在于经济基础与政治、观念等上层建筑交互作用。因此,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和不断更新的生产关系是推动人类社会文明演进的根本动力。当下,内在趋利性助推资本在各个领域潜滋暗长,甚至无序扩张;5G网络、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仿真技术等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浅显、通俗甚至平庸乏味的审美作品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文化消费主义盛行和西方文化霸权的不断渗透,弱化了大众审美观蕴含的道德共识和社会伦理,使人容易沉浸于低俗、庸俗、媚俗的审美体验。大众审美观在某些领域所产生某些质变,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被冲击、分化和渗透的风险。
  (一)资本的宰制与无序扩张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因此,生产力是人们意识和观念的决定因素,经济发展状态最终决定着社会意识,审美观偏差根源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马克思考察了资本的全部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积累的发展变化,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本质。对资本利润的无限追求是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显著特征,对审美的功利价值追求是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本质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发展势头向好,非公资本占比逐年增加,在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呈现出资本无序扩张的态势。资本无序扩张的深层次实质在于资本内在的趋利性和贪婪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方面,从生产的技术形态来说,随着先进机器出现和数字技术发展,商家产生了强烈的把“流量”变成财富的逐利价值观,为吸引人们眼球、赚取更多财富,生产出大量同质化、泛娱乐化产品,模糊了人们的审美标准,弱化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另一方面,从生产的社会形态来说,智能技术的发展、平台经济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劳动关系,算法霸权、垄断等手段使得社会财富向少数人集中的趋势更为明显,引发了人们追求“经济人”等观念的变化,人的自我物化取代了人对世界的精神追求,精神生产丧失了主体性。
  (二)文化市场的野蛮生长与偏离管控
  文化属于生产范畴,“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社会形态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着市场和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私有制根源,而资本主义的国家及其法律制度,实质是为了推动资本的自由扩张,为文化私人垄断资本争取利润最大化。在由资本主义私有制决定的上层建筑庇护下,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市场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逐利性,一些产业和企业表现出明显的垄断特征,超出政治资源范围的资本无序扩张日益加剧,毫无公益性和关注人本身可言。而我们国家实行的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但由于现有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在逐利思想驱使下,部分商家存在逾越法治监管的侥幸心理,将一些生产要素市场化,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身的社会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的出现,新媒体技术发展迅猛,对文化市场的治理带来了较大挑战,文化市场的法治化水平不高,造成了市场的盲目和失序,影响了社会正义的实现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造成了人们审美观的偏差。因此,相关部门应与时俱进,针对监管的主体、对象和方式等方面逐步健全多层次、立体化的法律制度,提高文化市场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解决文化市场的失序问题。
  (三)文艺作品资本化与精神产品缺失
  自20世纪末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作品已经向产业化发展。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将视野局限于资本的物化性质,忽视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文艺作品上的反映就是个人自由的理念和个人利益至上,主张资本在市场上自由流动和在全世界范围内无限扩张,即文艺作品资本化。文艺作品强调个性的特征逐渐弱化,更加注重迎合单个主体的欲望不再注重彰显人的价值,而是聚焦于资本延伸。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我国文艺作品创作、出版规模越来越大,但在资本无序扩张的背景下,其商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审美价值随之矮化。越来越多的文艺作品呈现出同质性,精神内涵不再丰富,甚至成为商品经济对象化产物,像商品一样,被生产和交换,被制造和销售,自身的审美价值被商品价值逐渐消解。在无序扩张的资本逻辑主导下,文艺作品更多被视为符号象征,而弱化了本应具有的个性化、鼓舞人、服务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内核。文艺作品不再是主体的人的个性表达,甚至沦为资本延伸的工具。同时,由于长期忽视对人们审美观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主体审美认识有待矫正、审美实践范围有待拓展,审美体验有待优化。一旦资本逾越了作为文化产业生产要素的经济功能时,就会进一步对人们的意识、观念领域造成较大影响,改变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甚至诱发文化资本和文化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
  (四)西方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渗透
  经济全球化阶段,世界各国互联互通,联系紧密。“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资产阶级出于维护自身统治地位、不断扩张其统治范围的需要,必然会借助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去引导和控制人。从国际因素来透视审美观偏差,离不开对意识形态领域内文化霸权的关注。在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社会思潮也越来越显示出多元化特征。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输出带有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借助国际资本游走于市场,使用娴熟的舆论诱导手段和当代艺术话语权趁虚而入,侵蚀大众传统审美价值、剥夺其审美自主权利。诸如“佛系”“丧文化”“躺平”等观念借助自媒体,产生了裂变式的传播效果,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们的审美标准模糊化,主流审美价值观逐渐弱化。
  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带有鲜明的阶级性,本质是资本逻辑,“建立在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之上,因符合资本扩张的利益诉求而成为资本主义的精神庇护,是资产阶级国家与资本合谋的新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与资本互嵌,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高度发展,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随之转化为数字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各个领域。这种忽略了人本身的价值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意识形态,导致文化产品出现了泛娱乐化、文化资本化等特点,最终使人们的审美观发生质变。马克思、恩格斯基于现实的生产关系,认为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基础上的观念,必然会被一种更为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主体价值实现的高级形态观念所取代。
三、在新时代不断培育社会主义审美观
  当前,大众审美观的偏差与质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众的审美能力、物化了审美体验、弱化了审美价值,为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渗透与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因此,明晰社会主义审美观与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本质区别,挖掘社会主义的审美意蕴,培育和扩展社会主义审美观,才能真正矫治审美观偏差,重塑社会主义崇高的价值取向,描绘“温润心灵、丰盈精神、陶冶性情”的现代文明新图景。
  (一)社会主义审美观与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本质区别
  在冲破资本主义将人从“神化”到“物化”的构建过程中,社会主义审美观孕育而生,在实现从“物的方式”到“人的方式”去认识人的过程中,把审美与被资本束缚的劳动和人性具体联系起来,体现了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了人性的具体内容,其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审美观与资本主义审美观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构建基础不同,社会审美观基于物质生产方式革命的基础上发展精神生产力,真正实现了超越私有资本逻辑,将人从“物”的堆积和遮蔽中解放出来,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资本主义审美观发端于文艺复兴与思想启蒙运动时期,核心要义是人性论,使审美价值追求的个体本位脱离群体本位,将审美置身于世俗生活,推动资本主义诞生和市民民主政治发展,其构建基础是商业社会的蓬勃发展,本质却是“资本自由”支配下的“欲望自由”。二是表现形式不同,社会主义审美观将具体人性作为审美活动展开的内在规范,指向主体自身的内在本质的精神反射,是主体在创造历史的同时形成的社会和历史的意识和高水平审美意识。而资本主义审美观是资本扩张基础上的感性认识理论,其在发展过程中摆脱不了对物欲、感性或感觉欲望的不断追求,最终会迷失于消费的日常生活,其不论内涵还是现实表征都走向浅层,暴露出肤浅的“伪审美”。三是价值追求不同,社会主义审美观建立在劳动自由和解放基础之上,其发展趋势必然是实现人性的解放,既包含精神解放、审美解放,也包含一切现实关系的解放,人能在审美自由中实现人的自由本质。而资本主义其商品属性一定程度上破坏了人们对美和艺术的追求,由此形成了个体内在的审美诉求和审美意识与资本主义功利性、大众化、庸俗化等方面的矛盾。
  (二)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培育社会主义审美观的根本保障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这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民营资本、外国资本、混合资本等多种资本,其表现在经济领域是各类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实现共同发展;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则存在多元审美观并存,既存在反映集体主义、思想深刻、家国情怀、宏大叙事的传统社会主义审美观,也存在资本趋之若鹜的流量至上、哗众取宠、戏谑滥情的畸形审美。因此,应对资本无序扩张的有效办法就是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有资本的持续引领和宏观调控作用,不断壮大我国公有制企业,尤其要以各种方式激励国有大中型文化企业充分发挥出自身在资本、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对文化产业进行有效导控,着力防范和化解审美观质变的重大风险,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向可用、可靠、可知、可控的方向发展。
  同时,还要构建有效的政府治理与宏观调控机制。我国民营经济在经济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一些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也存在受资本逻辑操控而产生商品化和资本化现象。我国步入新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随之呈现出高质量、多元化发展的趋势,防止资本的无形渗透和无序扩张就显得更为必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确保资本不凌驾于国家公权力之上,以实现对资本积极有效的社会化利用。习近平强调:“公有制主体地位不能动摇,国有经济主体地位不能动摇,这是保证我国各族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制度性保证,也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借助于党的全面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显著优势,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保证资本效能充分、有序发挥。
  (三)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是培育社会主义审美观的基础手段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推动的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大众的精神世界、道德观念与价值信仰,如果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手段,可能会诱发文化、意识形态风险。因此,必须通过规则制定、制度设计等手段,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与制度规范,正视并规避风险与挑战。要把握资本的本质特征与运行规律,健全文化资本有序运行和发展的制度保障。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确保文化资本循环运动一直在国家体制制度规定的范围内,合理有序进行、可持续发展。要建立有效的文化资本治理体系、健全文化产品发展规范制度,加快健全和完善文化产品产权保护、文化企业和平台市场准入、文化市场公平竞争和合理监管等制度,在关系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安全等重要领域,需要对文化资本的行业准入设置相应门槛,建立文化资本过度扩张的相关退出机制,确保资本在文化领域稳定运行和有序发展,充分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要严把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坚守精神生产的社会主义属性。习近平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但意识形态属性是本质属性”,“一定要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引导文化产品生产者与传播者严格人工审核把关,严守文化内容质量底线,必须做到事前审核,将不良趋势彻底扼杀于萌芽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挖掘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精神文化领域的理论论述,用来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生产和人们的审美实践。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续深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本质,坚守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审美实践的人民性原则,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精神文化的再生产并指导审美实践,以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精神文化生产和审美实践追求的终极目标。正如《共产党宣言》指出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四)强化审美教育引导是培育社会主义审美观的重要方式
  习近平指出,“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经济效益要服从社会效益,市场价值要服从社会价值”。因此,主流媒体应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注重引导和培育人们的审美观,注重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人们的审美素养和精神境界,不断矫正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审美观偏差,主动追求自我超越。应当积极利用现代媒体的多元手段,采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的先进技术手段,把握大众公共信息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将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技术结合起来,用现代算法科技引领主流价值导向,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拓展主流舆论发生渠道,抢占舆论制高点。倡导大众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舆论声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共同遵守公共传播空间的文明自觉与道德自律。同时,不断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使之具有更高的审美追求和深刻辨别能力,真正自发地弘扬真善美,激发正能量。此外,还应当强化对各学段学生的审美教育。应当高度重视审美教育的常态化,在课堂、官方网站、主流媒体进行正确引导,使教育对象形成正确的美的情感体验。把审美教育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坚持“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的中心任务,着力塑造大众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和完美的人性。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积极供给精神昂扬、文明向上,“既要顶天立地、也要铺天盖地”的优秀社会主义文化作品,“健康的审美文化生态应该鼓励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当前一些文化作品拘泥于所谓对艺术规律的体现和对艺术逻辑的遵循,将文化作品拘泥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并未融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也不能反映人民的心声。还有一些文化作品尾随时代潮流、附和观众感官欲望,没有用艺术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因此,应当建设生产一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鲜活感人的人间烟火拔高为艺术创作,既离不开人民,又经得起艺术考量的精品佳作。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接受方式、话语表达积极宣传“源自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的文化品格,使人民群众在享受艺术滋润的同时感受到文化作品“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高尚风范,引领追求崇高、向往美好、激励进取的社会主义价值精神,营造出社会主义文化对国家和民族的“大爱”情怀。
  (作者简介:姜军,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2年第9期
发布时间:2023-03-23 16:19: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热点评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