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王立胜 黄威: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2-22 09:26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王立胜 黄威: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

王立胜 黄威:新时代新征程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文化强国建设来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总体要求。这一总体要求是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总结过去与谋划未来相统一、立足国情与面向世界相统一,对我国文化强国建设作出的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的战略安排。这一总体战略安排,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人民至上、自信自立、守正创新、问题导向、系统观念、胸怀天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文化强国理论上有了新发展,在文化强国建设思路上有了新开拓,在文化强国实践上有了新布局。这是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起来的最新成果,是新时代新征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
一、文化强国理论的新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就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化了对文明、文化、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丰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实现了对文化强国理论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明确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化着力点、凸显了文化强国建设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铸就新辉煌的前进路向。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阐释与论断集传承性、时代性、指导性于一体,厚植着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彰显着创造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动力,传递着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信号,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起来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最新行动指南。
  (一)明确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文化着力点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部分明确提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等论断,这集中体现了通过厚植文化之根达到创文化之新是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新境界的题中应有之义,是续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着力点的新思想。
  其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根深叶茂的文化沃土。报告指出:“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当代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因为它除了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以外,还具有鲜明的世界性、时代性、民族性,它必须与各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基因、民族传统、民族特性等相适应相契合。中华文明中“天人合一”“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民惟邦本”的治国理念,“载舟覆舟”“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止戈为武”“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儒法并用”“德刑相辅”的治理思想,“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等等,这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渊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惟有充分认识、把握、运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力量,才能让马克思主义真正厚植人民群众心中,更好地发挥引领作用,更牢固地支撑文化强国建设。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报告鲜明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尽管中华文化中的这些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它们表达了人类对平等、公正等永恒信念的追求,在价值指向上与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契合性、一致性,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注释。如“大同”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具有高度相似性,都强调建立一个仁爱、博爱和人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民本思想中民众为江山社稷之本的主张与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有一致性。以“天下为公”为例,“公”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追求的价值目标,也是中华民族长期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礼记》中“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就是以“天下为公”的理念为基础的;法家认为法律是实现“公天下”的手段,强调“公”“法”结合;近代以来“天下为公”逐渐具有了民主、民权的内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天下为公”理念的当代价值,强调公平正义之公,天下为人民公有之公。从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来看,中华文化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念旨在为民众提供公平与公正,要求统治者行政“尚公”,把天下公利放在首位,立法必须体现大公,执法必须保证公平,这与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追求建设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具有高度契合性、融通亲合性。
  其三,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具有不同的生成条件、表达方式和话语体系,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信两者是能够进行有机结合的,并始终为推进两者的结合而不懈努力着。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中国共产党人建党百年的理论实践,始终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价值和运用,特别是将其运用到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阐释新概念之中。毛泽东曾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其中一以贯之的就是中国思想文化自古及今的延续与发展,有古代传统也有改进、更新的现代经验;邓小平借鉴“民劳亦止,汔可小康”和《礼记》中关于“小康”的释义,用以阐释“小康社会”概念;江泽民提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明确提出“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等论断;胡锦涛在积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充分汲取其中的治国理政智慧,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升华凝结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华文明相得益彰,有力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其四,要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蕴含在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里,有强大的生命力、包容性和结合力。从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中去观察、分析、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体现了以人民为主体的观点,又体现了实践的观点和时代精神。活的文化存在于、作用于人的日常心理和行动中。中国共产党人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身作则地体现着传统文化中积极而健康的因素,如在摄影家侯波、吕厚民、杜修贤拍摄的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量照片里,在表情、体态和言行中呈现了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气度和风貌、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倡的赤子仁人的品格要求。再如,在百年党史中大批“焦裕禄式”的党的各级干部和“雷锋式”的普通战士身上,体现着工作与事业上的理想、信仰、斗争精神和传统文化中无私奉献、集体先于个人的优秀品格。唯有植根于人民群众的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才能内化为大众的理想信念,为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实践提供指导。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对照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直面中国现实社会问题,紧扣现代化主题,从思想理论分析转向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问题的深层次研究,在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化、科学化元素,利用各种时机和场合,形成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生根发芽的社会、文化氛围。
  其五,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自强。报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必须坚持自信自立。报告5次提到“中华文化”、6次提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5次提到“文化自信”,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所特有的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然影响着当代中国人的民族心性,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包含丰富的治国之道、为政之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所指出的:“中国走上这条道路,跟中国文化密不可分。我们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内在的基因密码就在这里,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基因。所以我们现在就是要理直气壮、很自豪地去做这件事,去挖掘、去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自”就是立足自己的实际,依靠自己的力量,突出自己的特色,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强”就是要使我们的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影响力传播力、强大的活力创造力、强大的实力竞争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惟有不断坚定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才能使中国人民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
  其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必须着力守文化之正、创文化之新。报告强调守正创新,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必须“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守正就是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正,就是守中华文化的传统之正,就是守服务人民的方向之正。创新就是创当代中国文化的思想之新,就是创当代中国文化的话语之新,就是创当代中国文化的局面之新。党的理论创新是没有止境的,必须结合党和国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历史任务及使命,坚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以创新精神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二)凸显了文化强国建设在整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部分,明确指出了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其本质要求包括“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以及“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彰显了文化强国建设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及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指向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各方面及其整体。文化强国建设代表的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建树。因而,中国式现代化是把握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发展的方向、方法的重要指导,是理解新时代文化发展本质和路径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生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追求,以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各领域发展,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文明观。报告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指出,“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充分运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认识和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激活了积淀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强大伟力、唤醒了中华文化的不竭生命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开拓进取。中国式现代化所追求的是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协调推进的过程中实现人的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和人的价值观念的现代化,从而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既强调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也注重丰富充实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这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明观和发展观,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属性、精神气质。
  其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基因。报告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传承中华文明”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任何国家的发展及其现代化都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不开独特的文化基因。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其中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道德观乃至理想信念至今仍对发展现代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鲜明的民族底色。例如,“夫合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和合理念、“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往观念以及“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天下胸怀,造就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得到广泛认同,进而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民无信不立”“人之所助者信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念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和道德约束;为国奉献尽责的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格修养的崇德精神、推崇仁爱的宽容精神和弘扬刚健有为的自强精神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凝心聚力。千年积淀的历史文化传统,借助赓续、整合、创新,实现外在现代化与内在社会变革要求的统一,深刻地嵌入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开创出极具民族特色和世界理念的现代化之路。
  其三,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生成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优势之一就是在不断的发展革新过程中形成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它们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强大价值和精神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文化基因的灵魂。革命文化是党带领人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追求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以及反对国内外各种反动势力的过程中所塑造的具有浓郁中国革命特质的先进文化样态,以革命精神和优良革命传统为其内核,凸显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积极向往和迈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可贵探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形成于党带领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引领多样化、复杂化的文化观念和社会思潮,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和勇于变革的精神为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蓬勃的文化活力,彰显时代发展走向及蕲求。在如今经济增长放缓、和平发展面临挑战、文化融合滞后等时代背景之下,要注重以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锻造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和魂魄,不断为道路拓深增添精神动力,孕育出有别于西方现代化道路特质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其四,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新路向。报告将中国式现代化上升到人类文明的高度上加以审视,并将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凝结着把文化建设与政治、社会、生态建设提升到与经济建设的同一高度上来、把文化与发展的质量、效益、方位相统一的中国智慧。一方面,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以人与自然、人与人、身与心的整体性、关联性思维等为特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指向具有理论的逻辑统一性。在中华文明进程中,由中国哲学所原理化表达的中华民族精神与生命情怀,涵括了丰富深刻的宇宙观、天下观、人文关怀,蕴含着深刻的辩证智慧。“天下大同”“光被四表”的价值追求;“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情怀担当;“文明以止”“光而不耀”的辩证智慧等中国精神特质可以超越特定民族与时代,成为各个文明共享的价值资源。党领导人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真理种子,反思、吸收、改造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性要素,探索出了一条新的文明、新的现代化实现道路。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了新思路、新启发、新方法,从而为破解西方现代化困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新路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现代化需求,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真正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深化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协调发展理念,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智慧源泉、创新之根。例如,“德施普也,天下文明”的中国传统“天下观”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视阈下,不再仅限于传统儒家意义上对全社会传播道德文化,而是强调在当前国际局势下,谋求本国发展基础上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现代“天下”意识,彰显中国人民的世界情怀和天下担当。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的当代中华文明形态,凝结着独特的文化基因、理想追求和先进价值,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合理探索提供了新方案、新思路。
  (三)指明了文化强国建设铸就新辉煌的前进路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部分的论述,对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使命任务、核心内容有了新明确、新概括,集时代性、科学性与实践性于一体,是新时代助推文化强国建设的理论依据与行动指南,对激活文化自信自强的内生动力、增强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明确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使命任务,一个时代需要一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力量。报告在第八部分提出的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论述,是对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任务的一次全新系统阐述,为我们立足新方位、展现新作为,指明了努力方向。这五个方面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标定了文化建设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新坐标,是开创文化发展新局面的内在要求。“举旗帜”,就是关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新时代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高扬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旗帜,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聚民心”,就是关乎如何让民心牢聚、信心坚强、精神振奋,如何让伟大梦想有伟大精神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坚持一个时代的主导思想、主流文化为引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育新人”,就是报告中所指的“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兴文化”,就是要把文化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地位,承续优秀文化的血脉与传统,破解当前文化发展面临的难题与困惑,凝聚国民的文化力量,使民族和国家始终能汲取不竭的思想文化动力;“展形象”,就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提炼展示具有当代价值、世界价值的中华文明的精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其二,概括了“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核心内容。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三个面向”定位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具体而言展开为以下内涵。其一,“面向现代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也是战略定位。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必须以现实为基础,不断丰富内容要素:既要“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个“现代化”,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也要“面向”普通百姓的生活实际,让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真正向现实生活回归;最终要“面向”人的现代化,让人们形成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能力,进一步增强文化软实力中思想“现代化”的含量。其二,“面向世界”是文化强国建设的“空间”定位。经济全球化以及现代科技进步,急切呼唤着多样化价值观念的沟通与交流,要求当今世界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以开放的心态包容多样化的文化,争得良好的国际空间。
  其三,“面向未来”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时间”定位。它是由文化强国建设的长期性和人自身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决定的。文化强国建设本来就是“面向未来”的事业,要求人极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地去改造环境、创造未来,使环境、社会与人处于一种良性互动的适应状态。因此,未来我国文化建设绝不只满足于面向“过去”,为既有事实辩护,它还要有试错的勇气、改革的锐气和拼搏的豪气,培养着眼于未来、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人文格局。另一方面,“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的文化方针,是党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直坚守和执行的正确方向,为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许多宝贵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确立了文艺为工农兵大众服务、建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的方针,为新文化的发展指明方向。新时代,“民族的”文化就是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要重视中华民族的特性,既要重视、保持民族风格,又要充分学习和借鉴外来的文化;“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关乎如何进行科学的文化创新和创造,既要学习一切民族、一切国家政治、经济、科学、文化、艺术的长处,又要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习借鉴,切忌一切照抄、机械搬运,经过文化的科学化(收集、学习、汲取和改进),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为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文化、发展文化,是文化大众化的根本体现,要求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要熟悉群众的感情和生活,为他们创作出适合他们需要的、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同时,将人民大众作为文化实践活动的主体,把文化作品的创作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联系起来,与人民群众共呼吸,倡导大众关怀的审美立场。
二、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思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文化强国理论新发展、新提升的基础上,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着眼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第八部分鲜明地提出了一系列直指文化强国建设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铸牢文化强国之魂、汇聚文化强国之力、涵养文化强国之风、夯实文化强国之基、传扬文化强国之音。
  (一)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铸牢文化强国之魂
  与党的十九大报告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文化发展的政治保障问题——意识形态工作提出了更加契合时代特点,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更加全面有效的新部署,更加凸显意识形态工作在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中的核心作用,新凝练了“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的论述。在语言表达上,清晰明了地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在国家、民族、社会整体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语言风格上,更易为群众理解和接受。在当前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进一步凸显了思想文化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构成了当今世界的两大意识形态体系。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两条道路的竞争与博弈、对立与冲突,涉及对世界资源的重新分配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建构,因而具有生死存亡的安全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工作占据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是影响和决定这个民族和国家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全部生命价值之所在,事关国家之心、民族之魂。如果没有了灵魂,那么无论是这个国家还是存在于这个国家的民族,也都如同行尸走肉。在中国,“坚持以什么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文化建设的首要问题,关系到政党的性质、国家的方向,关系到民族的命脉、人心的凝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决定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主张,也成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鲜明地塑造了当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和精神标识。因此,要把“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贯彻到文化建设全过程各领域,使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成为主旋律、最强音。
  立足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用以统领新时代文化建设。一是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系统和整体的领导。落实主体责任,实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于一些错误思想思潮要及时亮明身份,帮助人们明辨是非真假,巩固主流思想舆论。二是在意识形态的理论建设方面,始终坚持创新理念,积极推动理论、内容和方法等创新。如扎根中国大地、立足国际前沿,努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是在意识形态传播方面,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媒介,不断整合资源提升意识形态传播力,实现意识形态润物无声地“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重发挥基层社会力量,打通理论宣传“最后一公里”。报告提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的新要求,意味着要持续推动意识形态传播体系化、制度化建设。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四是在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和管理方面,要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对错误思潮的本质、意图、危害等进行系统全面宏观的剖析,开展有理有利有节的抵制运动,不断筑牢人们思想防线,厚护人们精神家园。此外,随着网络空间逐渐发展为社会思潮争夺的主战场,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拓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辐射力,同样是新时代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实践的重要任务。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文化强国之力
  报告鲜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深刻表明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要素。一种文化能不能强起来,立起来,关键取决于其中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又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价值目标,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把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作为重中之重。
  其一,深刻理解把握伟大建党精神,涵养伟大建党精神的风骨伟力。伟大建党精神贯穿党的百年历程,是指引我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法宝。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谋求救国之道,逐渐形成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党以伟大建党精神探索立国之道,在社会主义实践中铸就了“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北大荒精神等精神样态;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党以伟大建党精神谋求兴国之道,凝聚了改革开放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迈进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伟大建党精神谋求强国之道,相应地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精神。党领导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征程,不仅实现了物质财富的积累,也实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凝聚,构建起独特的精神谱系,为救国、立国、兴国和强国的伟大实践注入了强劲不竭的精神伟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赓续发展离不开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其二,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意蕴,实现文化自信自强。当前,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构筑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助于为文化强国建设、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精神力量,形成强大价值引领。一是要坚定党的领导,筑牢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红色根基。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根本保证,确保党的红色根基永续不息。二是要立足实践推进精神创新,永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生机活力。贴近现实需要,在不断回应时代课题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在实践中提倡、拓展、丰富、践行伟大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新时代精神模范。三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党和人民珍视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自觉性。在学风建设上要发扬党的优良学风,养成积极主动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新风尚;完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方式,积极拓展学习的内容与渠道,提高知识传播载体的功能和质量,在全社会形成自觉学习党的精神谱系的良好风尚。四是完善领导、激励、保障制度体系,确保伟大精神和红色基因得以永续传承。落实领导责任,各级党组织和政府担负责任、层层落实,保证党的精神谱系的弘扬成效;全面提高弘扬精神谱系的积极性,将激励机制与政治、经济、文化结合起来,采取多元化的激励手段;提供充足的物质建设保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相关法制保障,在规范、程序的长期作用下,把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逐渐内化为自我价值取向。
  其三,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这是报告第八部分明确提出的新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灵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既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必然要求,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在文化向度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治国理政智慧、法治思想精髓和道德观念精华为法治建设提供了文化滋养,如“和为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和谐”理念的体现;“法不阿贵”是“公正”思想的体现;“罚当其罪”是“平等”观念的显现;“爱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家国理念的转化;“一诺千金”则演变成“诚信”原则。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治建设都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属性。因此,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入法治建设,既能强化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与保障作用,又能突出文化对法治建设的滋养和熏陶作用。为法治建设厚植文化土壤,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融入国家治理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让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二是强调法治思维养成,培养规则意识,加强诚信建设,让外在的强制性机制内化为人们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并转化为自律性的守法自觉;三是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入规,让法律法规条文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确定是非、善恶、对错的标准和界限,从而为人们的行为选择予以规范。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使主流价值观念与法律法规同频共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
  其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以至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机制,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凝聚人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全过程,使之最终融入人们日常生活,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如报告第八部分提到的“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融入社会发展、融入日常生活”等。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程中,要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高效融合,使人民群众自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作自己的精神情感,外化为实际行动,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事业的进步发展。具体而言,一是要建设良好家风。要高度重视对父母的教育培训,构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训、家规,努力开展符合当代交往特色、形式多样的家风建设活动。二是要发挥党员引领作用。党员要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从日常生活“小节”入手,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作出表率。三是发挥榜样典型示范作用。充分挖掘现实中的道德模范、时代先锋。四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教育,加强道德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素养。五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交往行为规范中,完善行业行为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六是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传播机制,打造大众传媒的一体化平台,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力,实现对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引领。
  (三)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涵养文化强国之风
  报告提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必须把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坚持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努力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要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为着力点,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其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引用中华传统文化典籍来论及大力弘扬传统家庭美德的意义,发挥传统家庭美德对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的促进作用。他引用唐代孟郊《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来表达牵动中国人数千年的家庭情感;引用《礼记·大学》中“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强调党员干部要重视家风家教建设,防止腐败从家庭内部发生;引用《周易·家人》中“正家而天下定矣”,道出治家乃是治国之根本,筑起家国共同体的信念根基;等等。要重视家庭美德建设,积极动员全国广大家庭传承优良家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在每个家庭中,在全社会形成爱家庭、爱社会、爱国家、积极向上、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具体而言,可以丰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载体,改进家庭美德教育方法。一是把《论语》《礼记》《大学》等传统文化典籍中富含正能量的名言警句、神话传说、诗词、绘画等融合到公民道德建设中;二是通过家庭装饰把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内容融合进十字绣、刺绣和字画作品中来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三是通过人们喜爱的相声、脱口秀、喜剧、小品等文艺作品,向人们传递平凡感人的家庭家教家风故事,使人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下感受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带来的正能量。
  其二,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报告纳入的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的“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重要论断,对新时代政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所谓大德,突出的是理想信念和党性修养的政治品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明大德,就要铸牢理想信念、锤炼坚强党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党性修养等被纳入政德之中,而且被确立为德之“大”者,突出了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的优先地位。所谓“公德”,指规范和调控公共权力运行的职业道德,包括公仆意识、公正用权、为民造福三重内涵,含蕴人民性、公共性、服务性的价值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守公德,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承诺,做到心底无私天地宽。”所谓“私德”,强调道德信念和道德定力的个人品德,具有个体性、基础性、本源性的价值要求,要求其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崇尚道德的意识和遵德而行的定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私德,就是要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新时代党的领导干部的政德必须经由“明”“守”“严”而立。其中,“明”要求理论上清醒,侧重于思想认识,强调加强教育引导;“守”要求行为上遵守规范,侧重于规范约束,强调完善制度建设;“严”要求内心的自觉,侧重于精神自律,强调注重实践养成。在此基础上,要建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政德制度体系,让新时代政德建设的法治保障更加坚实。如《关于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工程的意见》对新时代职业道德主要内容进行了增补,明确以“坚定信念、忠于国家、服务人民、恪尽职守、依法办事、公正廉洁”为新时代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夯实文化强国之基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满足广大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普惠的重要方式。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就要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轮驱动”。相较于十九大报告相对较为宏观的论述,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则在论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建设时更加凸显体系化、制度化,层次更加清晰,并且有了更多新部署。如“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国家文化公园”“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等更加契合时代特点、更加具有现实针对性、更加全面有效的部署,凸显了文化对于数字化、城乡一体化、文旅融合、体育发展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和重要价值,体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更高目标和要求。
  其一,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当前,中国正阔步迈入数字经济时代,以5G、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蓬勃发展,展现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数字化巨大的发展潜能。以在线阅读为例,截至2021年12月底,我国在线阅读用户总规模达到5.02亿,占网民总数的48.6%,读者数量达到了史上最高水平。2018-2020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平均增速超过15%,2022年整体市场有望达到453.9亿元。在文化投融资市场中,数字文化产业总融资次数与融资金额占比都超过了80%,以“文化+互联网”“文化+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成了文化产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被纳入二十大报告,正是看到文化数字化的广阔市场,顺应公众文化需求与数字化发展及应用深化的自然结果,是坚定不移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的重要途径。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目标是发力供给侧,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激活文化资源,萃取并关联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实现中华文化全景呈现,激发全民族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并将其转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支撑实现上述目标的战略支点,主要包括文化新基建、文化大数据、文化数据资产化、文化体验新场景、文化数据安全。应着力于以下方面工作的展开:一是建立文化数字化标准体系,包括文化数字内容的分类、标识、标注、编码方法,文化资源数据获取、共享等标准及反馈;二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数字化,形成联动机制;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四是制定文化数据安全标准;五是加强文化数字化全链条监管;六是探索建立文化资源数据价值评估体系;七是将文化数字化共性关键技术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地方科技计划的重点支持范围;八是加快培育一批领军人才,落实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为例,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点落实:首先,建构公共文化数字化的整体技术框架,统筹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的应用,让各部门机构的文化信息相互交融;其次,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既要技术支撑也要突出文化内容、文化带动,优化公共文化产品生产创作,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及地方特色文化等引入其中,将文化服务适当向创业就业、文化扶贫等多方面倾斜,带动文化消费;再者,规范化、体系化、制度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技术标准体系及公共文化云建设等;最后,在数字资源建设方面,强化传统的文化基础建设,将数字图书馆、博物馆和文化馆中的信息资源整合,使各类服务能够在线完成,构建涵盖地方特色文化、红色文化、现代科学文化等的数字化文化资源库,不断丰富公共文化内容。
  其二,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二十大报告的这一重要部署,精准地切中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害,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提供科学指引和政策支撑。“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被纳入二十大报告,是文化领域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于国家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寻求创新型文化经济政策,推动文化经济资源流向比较优势部门,以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重要策略。从各地公开的重大项目领域来看,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已成为重要抓手和载体,仅2022年全国涉及文旅领域的重大项目就超3000个、总投额超3.8万亿。以北京市为例,在2022年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名单中,计划完成投资505亿元,其中包括北京园博数字经济产业园、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2项数字文化产业项目,以及乐高乐园、国家大熊猫繁育基地项目、全球舞台剧创研与版权交易中心等9个新建文旅项目和2个续建项目,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为带动城市发展的“生力军”。当前,具有战略价值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有国家文化产业基地(园区)、国家文化(博览)会展活动、国家文化产业基础工程等类型。以文化产业园区为例,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落实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一是通过行业协会以及产业的供应链和产业集团来优化集聚功能,吸引人才、信息、知识、技术等;二是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园区整合互助功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准入门槛,用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引进文化创意高端人才,以高质量的人力资源为基础和纽带,改良产业发展气候;三是改善特定区域内的文化氛围,提升当地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融合互补;四是构建合适的集群融资体系,完成剩余资金的配置、筹集资金的策划,监督资金的使用,实现资金在园区内部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流通;五是优化文化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规范园区版权管理,加强文化品牌建设。
  其三,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生动述说着过去,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保护好、传承好城乡历史文化是构建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潜存性动力,也是提升城市辨识度、凝聚城市人文精神的源泉。北京的胡同、上海的石库门、福州的骑楼等历史文化遗产,都是城市外观与内在“灵魂”的完美融合,也都是因为保护有力,才使得它们的文化价值、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充分彰显、相辅相成,使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交相辉映。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构建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景观、廊道等,深耕特色文化内涵,挖掘潜在价值,让历史文化遗产与经济发展、乡村振兴、人民生活相得益彰、美美与共。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关键在于精粹城乡独特人文品味,坚持客观、科学、礼敬态度,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是深入挖掘城乡特色文化,激活文化多彩无穷魅力。加强城乡文化的保护、抢救、发掘整理和利用,梳理城乡历史材料,通过布景及文物展示的形式展示文化遗存。二是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利用。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推进落实文物保护利用工程,集中组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振兴传统工艺,传承民间艺术。三是要健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对城市、乡村文化肌理进一步挖掘和梳理,扩大历史传统建筑和名人故居保护范围,在城乡建设中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平台,制定精准的保护和发展规划。
  其四,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国家文化公园“是推动新时代文化繁荣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工程”。国家文化公园以保护传承和弘扬具有国家或国际意义的文化资源、文化精神为主要目的,以延续历史文化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旅游休闲体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等为主要功能,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动态人文空间。国家文化公园能够展现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的生态理念,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让人民群众能够更好地在自然生态体验中感受历史文脉之绚烂、传统遗产之丰厚,从而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我国的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涉及地域广阔,包含众多文物和文化资源”,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长期人文工程。未来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一是在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面,要进一步推动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和传统利用等功能区建设,加强加快文化旅游资源统计、分类、评估、定级,建成权威、统一、动态的国家文化公园数据库,与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深度对接。二是在国家文化公园传播方面,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各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和形象表达,加快推出鲜明的形象标志,扩大宣传覆盖,倡导各国家文化公园依据形象标志设计自身视觉识别系统,在其实体空间、官方网站、官方公众号和微博等平台的显著位置标注,增强国家文化公园文旅品牌的辨识度。
  其五,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伴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文化和旅游消费成为人民群众日常消费的重要组成,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为社会发展面临的必然趋势。在此背景下,二十大报告第八部分明确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首先,要推动旅游与现代生产生活有机结合,立足市场需求,积极与不同行业、产业结合。如山西大同、太原等地将老矿区开发为旅游景区,通过地质景观、矿井体验、工业科普等将工业遗址和旅游结合,对一些喜爱工业的游客和研学群体产生吸引力;再如吉林省通化、白山、吉林等地将红色旅游资源与工业遗址、冰雪运动相结合,为游客打造出更丰富、更多元的科普研学、冰雪文化旅游体验。其次,不断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红色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产品供给,立意要高,产品要实,精神内涵转化要准。再者,结合文化特色与文化需求,提升旅游供给的品牌美誉度,加强宣传创新,根据不同游客群体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特色化营销。如组织一些优秀的导游、讲解员、地方文化专家等,多形式、多元化、多方位宣传当地的旅游产品、民俗特色,增加地域文化知名度,以此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后,以代表性的文旅融合示范点(区)为引领,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打造文化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城市、街区、乡村、民宿等。
  (五)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传扬文化强国之音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地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要求,这是在党的历次代表大会报告上首次提出的论断,对当代中国的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提出了战略任务,反映了增强文化自信、面向未来发展的新希望和新要求,展现出了文化强国理论民族角度与世界向度相统一的鲜明特色,新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必要环节。在国际舞台上声音的强弱,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强弱的重要表征。在文化建设与发展中茕茕孑立、踽踽独行的国家,无法成为文化强国。“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中华文化的跨国界沟通,是中国与世界建立新型共赢合作关系的重大战略性问题,也是中国更加生动地向世界展示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的形式和途径的创新。
  其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报告此部分提出的“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可以是仿物象形的华夏文字、精美绝伦的青铜工艺、巧夺天工的建筑雕刻、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或是诸子百家、经史子集、诗词歌赋等思想文化经典,也可指历史上不断涌现的杰出人物。总之,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长期奋斗创造,承载了中华民族孜孜不倦的精神追求,凝结了中华民族伟大可贵的精神品质。因此,“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本质上要求我们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全面多元彰显中华文化之美。一是提炼展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即那些展现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中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那些支撑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文化基因、文化气质,如修齐治平的理想抱负,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内省思齐的谦虚品格,虚怀择善的开放胸襟,众志成城的集体观念,等等。二是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与当代价值。这是指那些可以为世界人民所共享的、激发人们共鸣的、具有普适价值的文化。如“中华美食、中国医药、武术健身、针灸理疗等,能让各国人民身心获得滋养调理、感受愉悦;中国茶具、丝绸、服饰、瓷器、手工、家居等等兼具形神之美的文化产品,能让各国人民得到便利、共享美好生活;中国文学、书法、戏曲、舞蹈等饱含人文色彩的文艺作品,能够唤起各国人民情感共鸣”。三是提炼展示可以为世界提供新的思考角度和行为方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如倡导“和而不同”“美美与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助力消弭不同文明冲突与隔阂;倡导“协和万邦”“天下观”,为破解全球治理难题提供中国智慧;倡导“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等人与自然、社会、万物和谐共生的理念,为解决全球社会、环境问题带来有益启发,以此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价值、中国倡议、中国方案的认同。
  其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中,西方所建构的中国“他者”形象是一个被严重扭曲的“想象的异邦”,而中国国际传播的国家叙事也陷入各种矛盾复杂交织的现实语境中。就文化而言,我国“失语”的处境没有根本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一方面,要对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欧美主体性文明叙事进行溯源式梳理,彻底厘清其背后的二元对立话语类型,准确把握其文化话语在修辞意义上被赋予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而有针对性地对西方话语霸权进行解构,展开国际舆论话语权争夺,超越中国国际传播语境中的“西方”迷思。重新审视简单套用西方的视角、价值标准、概念、理论、方法、问题,来解释、衡量乃至评判中国文化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探索构建自主话语体系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一是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打造能够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理直气壮地建构和传播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二是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习惯和特点,把“陈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增强对外话语的感召力、公信力;三是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了解中国;四是要在国际交往的具体实践中宣传,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价值。
  其三,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构建文化共兴命运共同体。“共生共存、包容并进是多元文化发展的时代诉求”,要坚持“文化引领、文明平等、文化对话、文明互鉴”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可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塑造彰显自信包容的国家形象。“以深邃的人文意蕴与饱满的文化精神塑造自信的国家形象”,“以兼收并蓄的态度与从容纳吐的气度树立包容的国家形象”。二是探索创新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内容和方式。如以“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理念开展文化外交,赓续传承文化共兴的历史文脉,创议发起国际人文论坛,联合实施文化开发利用项目,共建国际剧院联盟、博物馆联盟、艺术节联盟、图书馆联盟等。三是搭建立体高效的文化传播网络,拓展创新出版、印刷、影视、媒体等领域的传播与合作。四是倡议多边文化治理体系建设,倡导和合共生的国际文化秩序。五是商议国际文化公约,有序推进制定契合实际的国际文化标准。
三、文化强国实践的新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不仅在文化强国建设部分有高瞻远瞩的部署,也在经济、法律、军事、科技、国家安全、两岸交流等方面前所未有地广泛涉及。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新起点之上,扎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培育创新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等是实现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强国实践的新布局。这一布局集中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文化与发展的更深层次认识、理解和把握,传递出充分发挥文化对经济、政治、社会、军事、科技等全方面全领域发展积极牵引作用的新时代信号,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注入了充足的文化和思想动能。
  (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在“乡村振兴”部分,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要求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当地传统乡土文化,延续优秀人文精神。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角度上看,文化振兴对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振兴来说起到必不可少的价值引领作用。良好的乡村文化对提升社会凝聚力有决定性作用,能大大提升村民的归属感;同时,文化振兴还能够注入文化产业新动能,为城乡一体化提供文化资本,从而加快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体而言,一是要重塑价值观念,提升农民文化认同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指引,将其以农民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到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让农民在具体实践中感悟和审视其内涵意蕴,从而逐渐提升对乡村文化的价值认同;把正确的乡村文化价值观念有机融入到现代化教育体系中;大力传承优良的家训家风,带动整个乡村形成文明乡风;深入挖掘中华传统乡村文化优秀思想内核,依凭“孝父母、敬师长、睦宗族、隆孝养”等乡土人文精神增强农民的乡村文化认同感。二是要激发乡村文化振兴各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与创造性,培育一批有情怀、有本领的能人志士,为乡村文化振兴储备人才力量。三是要加强乡村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扩大乡土文化生存空间,让传统村落、古老民居、宗族祠堂等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节日习俗、饮食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重新焕发时代生机。四是要立足乡土文化特色,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让乡村文化根脉融入乡村旅游、特色文创等文化产业之中。如发展采摘园、农家乐等特色农业,提高当地村民收入,改善生活质量,吸引更多外出农民返乡就业、驻守乡村,拓展产业链。五是优化乡村公共文化设施供给,有组织、有计划地补齐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短板,为农民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创造更好条件。
  (二)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系”部分,报告提出:“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开放性、勇于开拓的创造性、互信主体的协商性、宽容失败的包容性等特征。科学家精神既有“理性、求真、实证”等科学精神特质,又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烙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仅要靠理论研究、人才队伍等来提高科技硬实力,还要靠培育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来提高文化软实力。要实现科技创新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就必须营造一个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社会公众理解和支持科学事业,使大众支持和鼓励科技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把科学文化的普及与科技创新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希望“在全社会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使蕴藏在亿万人民中间的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具体而言,一要广泛弘扬具有新时代特征的创新文化价值内核,打造以中国科学家精神为基底的中国特色科学文化底色。稳步推进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大力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树立优秀科学家典型,传承中国科学界优良的科学文化,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在国际科技界讲好中国科学家故事,在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内形成崇尚科学、理解科学、支持科学、学习科学、参与科学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立足时代与社会的现实,营造创新文化土壤。建立新型创新文化载体,探索在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中增加科技创新要素,加强科技创新内容的展览展示、教育与传播,发挥制度、科技、文化、教育、传媒、环境等多方面的协同作用,探讨建设有效的创新容错机制,让创意、尊重、包容、理性的文化氛围成为孕育世界一流创新人才和科学家队伍、培植科学家精神的底色。三是要加强科研诚信源头治理,强化科技监督共治。完善科研诚信建设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探索权威的、普适的惩处科研失信行为的制度规范,明确学术单位的教育、监督、惩戒主体责任,践行优良的科研作风和学风。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
  在“加快建设法治社会”部分中,报告指出:“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法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智慧,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和理念值得我们传承。出礼入刑、隆礼重法的治国策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天下无讼、以和为贵的价值追求,德主刑辅、明德慎罚的慎刑思想,援法断罪、罚当其罪的平等观念,保护鳏寡孤独、老幼妇残的恤刑原则等等,都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智慧。”这些思想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都有重要启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重要理论渊源,对人类社会进步与和谐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力量。例如,“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昭示着人民是推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德刑并用”与“礼法并治”在形式上相通、在内容上统一,共同成为“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渊源。传承弘扬中华法律文化精华,一是要把中华法系中内蕴的彰显人的价值、遵循天理人情等文明因子充分回应当代法治建设需求,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创造新思维、开创新局面;二是要构建完善的法治运行体制,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人文性和亲伦因素考虑进去,在特定司法实践中考虑恭老恤幼原则,彰显人文关怀。三是要挖掘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保障公正司法的理念和制度,如韩非子“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王安石“有司议罪,惟当守法”及法制实践中的会审、复审、司法监察等制度,以此借鉴承传,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树立司法公信力;四是加强公民的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教育,通过开展相关宣讲课程等形式,让人们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蕴含的重民爱民的人文精神、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明德向善的思想观念以及正己修身的气节精神等,引导全民守法,形成尊重法律、学习法律的文化、社会氛围,为法治社会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四)繁荣发展强军文化
  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部分,报告指出:“加强军史学习教育,繁荣发展强军文化,强化战斗精神培育。”军事强国建设离不开文化与思想力量的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强军文化建设并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在二十大报告中有了新凝练、新提升。繁荣发展强军文化,意味着用军魂文化增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自信,用党内政治文化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用科技文化提升部队打赢能力,用红色文化培塑新时代革命军人,用法治文化锻造过硬部队,从而实现人民军队的重塑重构和跨越式发展。一是坚持培育军魂文化,不断增强官兵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思想自觉;二是坚持党内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不断净化军队党组织政治生态;三是坚持科技文化、科学精神训育,不断提升军队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素质;四是传承好红色文化、红色基因,努力培塑“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五是大力培塑法治文化和弘扬法治精神,努力锻造“四铁”过硬部队。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同时,积极探索富有人民军队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着力打造强军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
  (五)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在“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部分,报告提出:“继续致力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两岸各领域融合发展,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推动两岸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两岸社会融合的坚实基础必然是,也只能是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下的文明记忆与传承,这是任何势力、任何力量也无法改变与抹杀的,其主导权完全在两岸人民手中。首先要建构制度化的两岸文化交流体系,倡导海峡两岸文化合作协议、简化两岸文化合作往来的限制;当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面临威胁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持续推进文化交流,尤其是民俗宗教、中医药、学术界交流,推进两岸共修宗祠、共建民俗博物馆、共补史料、族谱等。其次,要把推动两岸社会融合的重点放在扩大留在大陆的台湾同胞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对回到中华文化之根基而萌生的自豪感,提升其作出留在大陆的人生抉择的满意度。再者,充分调动两岸人民文艺创作积极性、主动性,开展包容叙事,在广泛调研台湾民众的生活习惯、文化需求基础上推出两岸民众喜闻乐见、主题积极向上的文艺作品。最后,切实加强两岸文化交流的保障。提高具体涉及到两岸文化合作的各层级人员的政策素质、文化素养,既能正视、防范和应对文化交流中的障碍、矛盾,又能展示大陆人民精神风貌,包容多元文化;健全两岸文化交流的激励机制,倡始两岸文化合作奖励项目,提升文化交流成效;统筹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规划协调,适当加强面向台湾普通民众的文化参与项目的比重,提高文化交流实效。在此基础上,通过更多的文化、情感连结使台湾同胞对大陆实力的不断壮大感到骄傲,由认同中华文化上升到认同中国,认识到中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共一性,从而真正发挥两岸同胞人文交流蕴含的强大力量,冲破阻碍与隔绝发展两岸的各种人为“藩篱”。
结语
  中国共产党是着眼实际,具有深厚人文关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彰显了深沉的为民情怀、高度的自信自立、坚定的守正创新、博大的胸怀气度、系统的战略思维,并将之贯穿于包括文化强国建设在内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方方面面。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总体论述、战略部署和具体要求,鲜明地反映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内含了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发展观,实现了文化强国理论的新发展,明确了文化强国建设的新思路,开创了文化强国实践的新布局。报告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着眼解决新时代文化发展问题,引领文化强国建设,这是党和国家对文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全方面全领域的重要价值与带动作用的深刻认识与把握,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相贯通的时代创举和最新成果,也是我们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向着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坚定前行、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想文化基础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
  作者简介:王立胜,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党委书记、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黄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研究员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发布时间:2023-02-22 09:26: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