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李卓 :喧哗的失语者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3-04-12 21:36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李卓 :喧哗的失语者 '...

李卓 :喧哗的失语者
  微博在当下中国风头正劲。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微博在中国出现井喷式发展,增幅高达296.0%;截至201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5.38亿,而其中使用微博的网民已经过半。微博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它正在急剧改变中国网络文化生态。

  为看客文化披上现代性的外衣

  打开新浪微博个人主页,微博界面上方出现三个链接:“关注”、“粉丝”、“微博”,其上方显示着相应的数量。实际上,这三个链接反映了微博的基本功能结构:发布微博、关注他人、被他人关注。关注/被关注其实是一种看与被看的主客关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微博空间呈现出一种围观结构。微博表面上看似对事件的关切,实际上浸染了传统中国社会的痼疾——看客文化。微博只是为看客文化披上了一层现代性的外衣,其骨子里依然是一种围观性的冷漠。微博用户的评论往往只是对事件加以揶揄或者泄愤。我们需要的本应是对事件的公开讨论以汲取经验或者教训,进而启迪民智培育公民精神。然而事实却是,140字的空间让我们无法对事件作出深入思考,即时更新的速度让我们不断转移视野,大众在围观中迷失了自我。理想的微博平台应该是一种哈贝马斯所言的“公共领域”,不仅能够汇集各种意见之流,更重要的是,它能促成各种意见在此相互交流、达成共识、形成公共舆论。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微博公共领域却大打折扣。

  助长碎片化言论在网络空间上流传

  微博作为一种大众参与度极高的发言平台,一方面它不能形成有效的公共舆论,另一方面又助长了各种碎片化言论在网络空间上流传。

  具体而言,微博语言暴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散布虚假信息甚至谣言。微博无需行文措辞的逻辑考量,无需观点论据的以理服人,三言两语随口一说,事件的真实情况往往缺少调查,很容易信口开河、歪曲事实。且造谣容易,辟谣的成本极大。其二,微博好似个人广播站,使声呗无限扩大,因而微博传播往往夸大事件性质及其严重程度,误导公众认知。比如,2011年10月的“小悦悦事件”曾引发大众热议,网民通过微博竞相声讨路人的麻木冷漠,这原本是一种伦理关切,但网民的浩大声势无意中夸大渲染了国人的道德危机,由此产生了网民对社会道德现状普遍的失望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弥漫到现实社会,大众便会失去对社会公德的信任,结果反而助长了社会冷漠。其三,在微博平台进行谩骂围攻,甚至引发现实中的人身攻击。更严重的是,愤怒的网民可能将观点意见的不合诉诸实际行动,以拳头解决争端。在我国网络文化生态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规范网民群体、如何引导群体力量的良性发展,这是当前中国社会亟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公知”的失落与价值虚无

  微博作为传达个人言论的有效平台,似乎能够加强精英分子对社会现实的干预,对现代科技、民主观念、专业知识的普及与推广。然而事实却是,微博加速了“公知”(公共知识分子简称)一词的变异。其一,微博造成伪公知的泛滥、真公知的缺乏。微博塑造“公知”形象,只需具备两样条件——对公共事件的言说和较高的关注人气,而无关乎言说者的人品道德、学识素养。于是,微博上活跃的媒体人士、知名商人、时评作家、娱乐明星等各种群体似乎都有“公知”色彩,泥沙俱下,难见真金。另一方面,随着现代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区分越来越细致,对公共事务的评论必然要越界言说,水平难免良莠不齐,有些甚至违反常识,而微博又将错误言论迅速放大。其二,“公共知识分子”为了吸引网民关注,往往迎合大众趣味及其情感态度,尤其是言说者利用当下网民对公共权力机关普遍存在的不信任感,通过与政府唱对台戏以获取关注。此外,言说者还往往采用一种揶揄讽刺的言说策略吸引读者,娱乐氛围浓厚。其三,“公共知识分子”之间因意见不合而相互攻讦,损害了其自身形象。由于微博表达多呈现口语化状态,意见之争常常发展为语言暴力。其四,传统的公共知识分子是大众的“代言人”,而在微博平台上大众是言说主体,普通民众分享了精英阶层的发言权,公共知识分子的代言功能消失。这或许是微博导致“公知”失落的必然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中国网络世界弥漫着价值虚无的空气。在微博狂欢广场上,大众缺乏基本的价值公约数,他们试图颠覆一切正统权威,不仅对政府等公权机关失信,更嘲弄自恃高高在上的社会精英分子。

  微博发展初期曾有一种乐观论调认为“围观改变中国”,今日也仍然有人对微博的作用一味鼓吹。微博固然极大拓宽了我们感知世界的渠道,加速了信息的传播,提升了舆论的影响力,但同时它也可能使我们丧失温情、思考、理性与信仰,表面的众声喧哗之下其实是一种失语状态。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网络编辑:张剑

  

  
发布时间:2013-04-12 21:36:07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