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曹健华 彭忠信: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条件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13-04-23 17:23 我要评论()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曹健华 彭忠信: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条件 '...

曹健华 彭忠信: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所构成的价值体系,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其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内在精神之魂,既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应有之义,也是每个社会成员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客观要求。根据知、情、意、行的内化规律,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条件。<?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要以认知条件作前提

  



  

社会成员能否积极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知是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人们只有真正知晓并积极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有可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自己内在信仰和价值追求,才有可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转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这就需要通过认知引导工作,帮助人们提高认识,切实知晓并自觉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良好的公共政策和制度

  

“社会公众对社会意识形态的态度,常常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根据这种意识形态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的攸关程度而间接发生的。”[1]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也是以它对自身利益及其生活的影响为依据的。就公共政策和制度来说,由于它与人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并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从而对公共政策及制度能有非常直接的体验和感受。因此,我们要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良好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并努力保证这些公共政策和制度产生良好的实践效果,使人们从这些政策和制度中产生满意的生活体验。这是社会民众认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前提。

  

2.帮助人们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众多思想家和理论家总结概括并提炼抽象出来的,它具有很强的理论概括性。但是,人们对它的理解往往会因自身生活经验、受教育程度以及了解社会信息的有限性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折扣。当有些价值体系内容能及时取得预想效果时,就会易于成为人们信服的价值观念,当有些价值体系内容在较短的时间内没有得到及时印证和表现时,就需要引导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判断,来认识和理解它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着力提高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能力,防止人们由于理解能力的原因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行割裂、弱化乃至曲解,更不能由于理解能力的原因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置若罔闻或者消极待之。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多种措施,包括运用网络、电影、电视、广播、各种出版物等大众传媒以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对人们进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和培训,帮助人们提高理论水平,并充分考虑社会民众的生活情境以及他们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倾向,切实增强理解能力,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与实质,切实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3.以典型示范引导人们积极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先进典型就像鲜活的教科书,能使抽象的核心价值体系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让人们看得见摸得着,觉得可信可学。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过程中,必须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示范影响作用,同时还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者(即教育者和领导者)自身的良好示范作用。“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3]如果倡导者和教育者的言行能给受教育者提供良好的人格示范,就能在人们的心中确立威信,真正使人们信服并诚心诚意地认同和接受教育。如果倡导者和教育者要求他人应该如何,而自己却做出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行为,那么他们所倡导和宣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会遭到社会民众的质疑,更谈不上认同和内化了。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和教育者只有率先践行,用自己的行为和人格力量去说服人、教育人、感染人,才会让人们真切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实性和可行性,从而提高人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性,才能引导更多的人去努力追求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要以情感条件作支撑

  



  

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了一定程度的认知之后,要真正自然而然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需要情感力量来支撑。因为人是情感性的存在,在人类追求的众多东西中,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情。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4]既然人们对真理的追求需要真挚的感情,那么内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强烈的情感来支撑,否则就难以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去自觉行动。因此,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过程中,我们必须注重发挥情感的作用,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们的心灵与情感之中,真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制度上的规劝切实转变为人们情感上的认同。

  

1.要善于进行心灵的情感交流与沟通

  

心理学研究以及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思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情感交流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情感交流是沟通思想的重要因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只有情感融洽,彼此之间的思想才会易于交流与沟通。否则,“话不投机”,受教育者就会以冷漠的态度对待教育者,有的甚至还会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情感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强化或弱化作用。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倡导者和教育者,必须加强与人们的情感交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与他们最关注、最迫切、最强烈的切身利益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真诚地关心他们的生活并积极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从而形成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易于共鸣的积极性的情感和情绪,使他们在思想和情感上乐于接受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要善于运用文艺的情感化形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真正得到广大社会成员认同和接受,还要放弃令人敬而远之的一本正经的严肃面孔,避免枯燥无味的说教和强制灌输,要善于将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通过文艺的情感形式表现出来。因为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有情感故事的心理需求,所以中西方都很注重用情感故事来启发人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如中国古人就用“井底之蛙”的故事教育人们不要故步自封;用“守株待兔”的故事鄙视不劳而获;用“愚公移山”的故事鼓励持之以恒;用“相濡以沫”的故事赞美同舟共济。在国外,海明威的《老人与海》让人们感受到勇敢者的奋斗与壮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人们体会到逆境中的顽强与奇迹;卡夫卡的《城堡》和《变形记》使人们领悟到生存中的悖谬与艰辛。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文艺性的情感形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情感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深入人心。

  

3.要着力培养人们爱国爱民的思想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爱国主义和为人民服务精神。因此,我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培养人们爱国爱民的思想感情。要教育人们以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光荣。坚持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坚决抵制和反对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和民族的荣誉、尊严和利益的思想和行为。要教育社会民众以热爱人民、服务人民为人生目的,倡导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精神,关爱他人,扶贫济困,热心公益,和衷共济,和谐相处,团结协作,共渡难关,通过各种形式为人民多做好事、为社会多作贡献。要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心系人民群众,同情人民群众的疾苦,敢于为人民群众说话,反映真实情况,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坚决抵制和反对违背人民利益和愿望的思想和行为,在危难关头临危不惧,挺身而出,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甚至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要以意志条件作保障

  



  

“意志是在需要、欲望、动机、情感、信念和理想的基础上,把它们的内容和要求综合为一个目的,一种精神力量,使之定向为实际行动,并控制和调节着全部行为活动过程。”[5]具有坚强意志是人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具备的重要精神条件,人们只有坚定地认同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非常清醒和明确的认识,才能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力量,才能不因威逼利诱而动摇自己的立场,心甘情愿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体系而无怨无悔。

  

1.以坚强意志虔诚笃信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要求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性和正义性真诚笃信。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受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和左右,人们的内心世界常常会处于非常矛盾的状态,甚至引起自我心理矛盾的激烈冲突。因此,我们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克服自己心理和欲念的内在冲突以及情绪状态的纷扰,着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到我们血肉里去,真正地完全地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6],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怀有敬重和敬畏之心,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转化为自己的坚定信念,以此确立强大的精神支柱,达到高度自律的精神境界。

  

2.以坚强意志克服困难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遇到各个方面的困难和挫折。意志坚强者面对困难,能够沉着冷静,坚毅果敢,吃苦耐劳,勇于进取,关键时刻见义勇为。意志薄弱者可能是顺境得意、逆境颓废,遇到困难犹豫不决,甚至会轻易地被困难和挫折征服。因此,我们必须磨炼意志,坚忍不拔,像毛泽东所强调的那样,“一定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一定要有不怕困难和用百折不挠的意志去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7]。这种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是我们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也是人们提高自我素质、提升精神境界的需要。

  

3.以坚强意志抵御诱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集体主义,坚持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机结合,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要求个人为了全局和长远利益勇于做出或多或少的自我牺牲。但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由于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的渗透和某些负面因素的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以及一些腐朽的思想观念时常影响和干扰着人们的心灵世界,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为此,人们必须以坚强的意志,克服这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如果没有或者缺乏坚强的意志与毅力,人们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内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难以持久的。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要以行为条件作根基

  



  

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还必须与人们的行为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果“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实践,再好的价值体系只能是空中楼阁”[8],内化核心价值体系就缺乏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立足社会实践,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领悟和认同,切实信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始终如一地长期坚持下去,使其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自觉行为能力和习惯。

  

1.引导人们立足现实生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真正落实到党的建设、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活动中去。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进一步提炼党员先进性要求,进一步健全各个行业、部门、单位的规章制度,进一步优化城市居民公约、农村乡规民约以及学校的学生守则,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转化为党员干部的行为价值导向,切实转化为人们岗位工作、社会交往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规范。要积极搭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活动平台,如充分利用党的生日、国庆节、劳动节、建军节、教师节、护士节、重阳节以及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慈善募捐活动等,对人们广泛宣传主流价值观念,并引导人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在现实生活的行为实践中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在潜移默化的价值引导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形成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舆论氛围

  

社会舆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它能通过舆论赞誉或谴责向人们传递出行为结果的价值信息,使人们了解什么行为是社会鼓励的,什么行为是社会反对的,从而引导人们继续坚持或者改变自己的行为选择。目前,由于受价值观多元化因素的影响,社会舆论传递出的价值信息非常复杂,行为者无所适从的现象也非常突出,要使人们能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不断调整和强化自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切实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进而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生成,还必须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舆论导向和社会氛围。比如,对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要进行激励和表彰,这样不仅使被表彰的人获得价值的肯定和精神的愉悦,其他社会成员在行为实践中也会有所依归,从而加以模仿和学习,参照榜样行事。反之,对于那些无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和事,则要给予一定的社会舆论压力,产生“人言可畏”的效应,才能促进扶正压邪、扬善惩恶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3.培养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自律能力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9],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固然需要外在的教育引导和舆论约束,但要真正落到实处,绝不可忽视人们的自律能力。因为,人们只有实现了自律,才不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作为自己的一种心灵需要和自律性的行为要求;也才能自觉审察和反省自己,积极找出自己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不相适应、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才会自觉防微杜渐,不因善小而不为,不因恶小而为之;才能自觉坚持“慎独”,即使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坚定自己的价值追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当然,人们要具有完全的自律能力是很不容易的,它需要一个长期修养和磨炼的过程,必须充分依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改造和自我磨炼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周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2]陆树程、崔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认同的元问题》,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8期。

  

3]安红、张东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把握与践行》,载《人民论坛》2011年第11期。

  

4]魏联合、魏恩政:《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载《求是》2011年第4期。

  

5]储新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践的研究述评》,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5期。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

  

(编辑:张晓敏)

  



  



  



  

网络编辑:张剑

  



  



[1] 邱柏生:《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的内化过程与有关条件》,载《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年第8期。

  

[2]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页。

  

[3]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29页。

  

[4] 《列宁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17页。

  

[5] 罗国杰主编:《伦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203页。

  

[6] 《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00页。

  

[7]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547页。

  

[8] 徐华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路径探析》,载《南方论刊》2012年第7期。

  

[9] 《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2页。

  

发布时间:2013-04-23 17:23:47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思想政治教育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