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主义

杨胜群:深化新中国史研究 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

字号+作者: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2023-02-28 10:43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杨胜群:深化新中国史研究 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 '...

杨胜群:深化新中国史研究 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一贯重视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工作,特别是强调全党要通过学习、总结和研究党的历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坚定历史自信。他还明确指出,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致国史学会成立30周年贺信中,他提出:国史研究工作要“不断提高研究水平,创新宣传形式,加强教育引导,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凝聚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这既体现了新中国史研究工作的政治性要求,又体现了新中国史研究工作的科学性要求;既体现了新中国史研究的认识功能、社会功能,又体现了新中国史研究的学术功能。当前,新中国史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者学习贯彻贺信精神,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特别要进一步深化新中国史研究,在以史育人、激励人们坚定历史自信方面努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历史必然性
  历史认识论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历史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劳动者阶级通过对历史的认知,提高自我意识,增强历史自觉和主动性,以充分发挥创造历史的主体作用。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最重视的是群众的历史主动性。”他们所讲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性,即今天所强调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无疑应该建立在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把握上;而对历史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则集中体现在对历史运动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历史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上。
  伟大的社会革命,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都具有其内在的历史发展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近代以来180多年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是世界社会主义500多年历史发展得出的结论,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发展得出的结论。由这个结论,而成为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而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这条中国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这条中国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酝酿;这条中国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基;这条中国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开创、确立;这条中国道路,在新时代十年开启了新的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展示出清晰的历史发展逻辑及其历史必然性。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永远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擘画未来、走向未来的底气和底蕴。新中国史研究,要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史,深入研究和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及其历史必然性,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由来、发展逻辑,更好地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历史自信,进而增强历史主动,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努力。
深入总结和研究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民族从自己的历史进步及其经验中获得的东西,才是最真实可靠的。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在各个历史时期所提出的正确思想主张和作出的正确决策,都离不开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历史经验既包括成功的经验,也包括遭受失败和挫折的教训。延安时期,毛泽东在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任务时,就指出不仅要懂得中国实际,而且还要懂得中国历史,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懂得中国的历史、中国革命史,主要是要懂得历史留下的经验和启示。延安整风运动,也可以说是一场学习党史和革命史、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思想运动。毛泽东号召全党“要加强策略教育与学习党在二十年革命斗争中的丰富经验”,推动成立由党的高级干部组成的高级学习班,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写作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名篇,科学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对中国共产党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教训,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理论著作,也是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重要著作。1949年6月,毛泽东撰写、发表的《论人民民主专政》,深刻阐明了即将建立的新中国的性质、政体、国体及内外政策等。文章大部分篇幅,实际上是总结和阐述中国近代以来100多年、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来的历史经验,其重要思想观点和主张都是总结历史经验得出的结论。例如,毛泽东说,“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给我们的”。30多年后,邓小平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在党的十二大上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是党史研究和新中国史研究鲜明的政治性要求与党性要求。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可以说是党史、新中国史研究的典范。这两个历史决议的共同特点就是,重点、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科学总结历史成就和历史经验,也是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历史科学的科学性要求。党史研究、新中国史研究同其他史学研究一样,要在全面、客观阐述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突出反映历史的本质与主流。党史和新中国史的本质与主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集中反映在各个不同时期党和国家的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上。党史研究和新中国史研究总结、概括这些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突出了历史的本质与主流,体现了历史科学的科学性要求。
  民族自己的历史进步和经验,是一个民族继续进步的阶梯;只有站在历史的阶梯上,才更有信心和力量向更高的目标攀登和前进。今天,新中国史研究要把政治性要求与科学性要求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全面深化新中国历史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系统、深入地总结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社会主义事业所取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党史、新中国史的本质与主流,坚定历史自信,进一步夯实“四个自信”的基础。
深入总结和研究前人创造积累的思想、理论、制度与文化遗产
  中国共产党尊重历史、重视历史,还表现在对前人留下的思想精神遗产的珍视和继承上。毛泽东是坚定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论者,他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他对中国历史上杰出思想家、革命家的著作思想几乎都有深刻的评价。他评价孙中山的革命的三民主义与统一战线政策,“实为处在半殖民地国家的大革命家对于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贡献”,并指出:为三民主义的彻底实现而奋斗,巩固与扩大统一战线,艰苦奋斗、不屈不挠、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是孙中山“留给我们的最中心最本质最伟大的遗产,一切国民党员,一切共产党员,一切爱国同胞,都应接受这个遗产而发扬光大之”。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一代一代人接续奋斗,创造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业绩,也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思想精神遗产。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积一生实践所创造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文化成果,是一个时代中国道路和中国精神的结晶和标识,是我们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社会主义制度一确立,毛泽东便领导全党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探索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初步经验,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主张和理论观点。他领导党和人民在开创新中国基业的过程中,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以及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基本法律制度。毛泽东留下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文化成果,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宝贵的基础。同毛泽东一样,邓小平在领导党和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也创造积累了一系列思想、理论、制度和文化成果。他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一系列基本战略设计和制度性设计,为党和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
  总结和研究前人创造积累的思想、理论、制度与文化成果,是新中国史研究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人民史观,明确肯定代表人民的领袖人物和其他杰出人物在推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中国史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主体,全面深入地反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光辉业绩和奋发精神,同时还要反映党和国家领袖人物及其他杰出人物在历史创造中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新中国史研究,应更加重视人物研究, 特别要深入地开展以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的著作思想研究,深入总结他们留下的思想、理论、制度和文化遗产,深入阐释其科学价值,为今天党和国家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借鉴及启发,帮助人们从这些思想精神遗产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
加强和深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的史学传承
  历史贵在传承,历史学也贵在传承。近代以来180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飞跃性发展进步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百余年奋斗,即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中国70多年的历史,贯穿了党和人民百余年奋斗历史的一大半时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上最辉煌的篇章。新中国史可以说是一部党在社会主义时期的活动史,一部中国改革开放史,一部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这“四史”是内在统一的,党史是灵魂,而新中国史是“四史”的复合载体。因此,新中国史研究,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的史学传承方面担负着特殊重要的责任与任务。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中国历史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研究,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已经取得丰硕成果,对于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传承和史学传承产生了重要作用。新中国史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完全形成一门独立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在国家发展史和民族文明进步史的书写上还存在一些局限性。我们要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国家发展史、民族文明进步史的书写领域、形式及手法等,不断形成和发展新中国史的学科特点与优势,使之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的史学传承中发挥应有的更大的作用。
  加强和深化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的史学传承,必然要求新中国史研究要从整体上进一步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做了新的概括和阐述。一是明确概括党和人民百年奋斗史的主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百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更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新中国史研究要紧扣这个主题,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角度,对新中国成立、建设70多年的历史进行新的梳理和总结。二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历史脉络做了清晰的阐述,特别是用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生动概括了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次伟大飞跃。这是百年中国历史发展的历史主线。新中国史研究要在多方面、多线条展开叙述和描写新中国发展历史的基础上,突出这一历史主线,深刻揭示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步一步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和历史脉络。这是加强和深化中华民族发展进步史的史学传承的需要,也是激励人们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的需要。
  作者简介:杨胜群,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副会长)
  网络编辑:同心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23-02-28 10:43:00
马研院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中共党史与党建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站编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
网友点评

查看完整讨论话题】 |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头条焦点
精彩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