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福建加快建设“蓝色粮仓”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字号+作者: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5-14 00:00 评论(创建话题) 收藏成功收藏本文

福建加快建设“蓝色粮仓”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5月,海水渐暖,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养殖的100万笼鲍鱼苗正忙着“搬家”。mfh品论天涯网

“每年4月下旬到6月初,是鲍鱼北上的时候。”公司董事长吴永寿介绍,鲍鱼养殖要求水温保持在15至25摄氏度之间,夏天福建水温高,不适宜鲍鱼生长,而山东省附近海域的水温正合适。mfh品论天涯网

公司有两艘5000吨级专业运输船,保障鲍鱼转场。船上配置了先进的喷淋式供水系统,可直接引入海水循环,运输途中鲍鱼成活率接近100%。mfh品论天涯网

“鲍鱼的高品质和高价值主要通过大规格体现,但大规格鲍鱼市场一度被国外垄断。”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教授柯才焕介绍。mfh品论天涯网

自2007年起,柯才焕带领团队潜心钻研,历经11年努力,研发出新品种“绿盘鲍”。“多地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品种养殖周期明显缩短,生长规格比普通鲍鱼大一倍以上。”柯才焕说。mfh品论天涯网

鲍鱼养殖的发展之路,是福建践行大食物观、科学开发食物资源的一个典型案例。mfh品论天涯网

福建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有大小海湾125个、海岛2200多个。“靠海吃海”,福建加快建设“蓝色粮仓”。mfh品论天涯网

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漂浮着全国首台半潜式渔旅融合深海养殖装备“闽投1号”。“平台总长92米、宽36米、高27米,水下养殖水体达6.2万立方米,年产优质大黄鱼600吨,年产值达1亿元。”平台工作人员范永杰介绍。mfh品论天涯网

踏上平台,只见智慧渔业系统显示屏上,一条条金鳞密布的大黄鱼甩着尾巴竞相逐食。配备声呐、视频监控、海流监测等设备的智能系统,可根据水温、水质和鱼群情况指导生产,实现“一屏在手、一目了然”。mfh品论天涯网

像重视耕地一样重视海域,像抓粮食生产一样抓海洋开发,福建“海洋牧歌”越唱越响。2023年,福建海洋生产总值约1.2万亿元,水产品总产量890万吨,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均居全国前列。mfh品论天涯网

“践行大食物观,大力推进‘蓝色粮仓’建设,福建将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增强水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推进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mfh品论天涯网

(责任编辑:杨秀峰)mfh品论天涯网

本网除标明“PLTYW原创”的文章外,其它文章均为转载或者爬虫(PBot)抓取; 本文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大家学习参考。本网站属非谋利性质,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历史文献和参考资料。凡刊登的著作文献侵犯了作者、译者或版权持有人权益的,可来信联系本站删除。 本站邮箱[email protected]